明朝没有奏折一说,只有题本和奏本,且一般合称为章奏。
而这里面,以官衙名义上的本为题本,个人上的本将奏本。
李邦华此时上的题本,自然是以吏部的名义。
一般而言,以吏部名义上的本,做的决定,皇帝是不能轻易否决的。
因为这意味着皇帝不信任这吏部尚书。
如此,这吏部尚书只能辞官。
毕竟君父都不信任你,你待在在这位置上还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卷铺盖滚蛋,如此也免君臣闹到更加不愉快的地步。
而皇帝一般否决一吏部尚书的意见时,也往往意味着皇帝在暗示这吏部尚书可以走人了。
当然,不只是针对吏部尚书,其他阁臣公卿也是一样。
这也算是朝堂上的潜规则。
所以,李邦华的题本到了内阁需要票拟时,范景文也没有拒绝,只将保国公的斩立决改为了赐死,理由是到底是功臣之后,而齐驸马和高起潜的凌迟则也改为了赐自缢,理由则是齐驸马到底有护太上皇南下之功,而高起潜到底是有伺候过太上皇的功劳,且姑且念在替皇帝尽过孝的非份上,从宽一点,所以才不凌迟。
但因为两人犯的罪都很严重,朱国弼截留朝廷公帑,等同谋逆,而高起潜是走私火药给建奴,按理该凌迟的,所以死罪是不能免的。
只是,因为有人故意提前泄露了的缘故,所以,保国公朱国弼、驸马齐赞元和司礼监太监高起潜很快就提前知道了此事,且跑到了太上皇这里来,向朱由检哭诉起来,而乞求朱由检能为他们说说情。
喜欢大明太子:开局逼崇祯退位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太子:开局逼崇祯退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