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这里则转过身来,向朱慈烺拱手作揖:“殿下,现在他们就是您的家丁了。”
接着,吴三桂就把名册递给了朱慈烺:“这是名册。”
朱慈烺微微一笑,然后就看向了这些家丁。
只见这些家丁各个体壮如塔,脸上的疤痕就像是军功章一样彰显着他们经历过多少恶战,而坚毅又灼灼的目光,既透着对死亡的无畏,也有着对自己这个太子殿下的敬仰。
朱慈烺知道自己最终还是低估了自己这个正统太子身份,在这个讲究正统讲究君臣大义的儒家社会的价值。
不只是吴三桂这个军阀不敢轻易得罪自己,就连眼前这些早就杀人无数的悍勇家丁,也都本能地觉得大明太子是比自己尊贵很多的人。
朱慈烺接着就道:“现在孤亲自对你们点名,点到谁答应一声在,也算是让孤通过这种方式记住你们。”
“王铁柱!”
“在!”
……
夜幕降临,繁星满空,宁远城内一个个此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名姓被朱慈烺喊了出来,似有渐渐透过云霄,令天上星辰响应之功效。
而因此,在每一个家丁在答应之时,就有一颗星辰闪烁了一下。
多年后,《大明中兴名臣录·王展卷》中记载了,原名王铁柱后改名王展的中兴名将绩溪侯王展,晚年回忆这段时期的内容:
“我本来是跟着吴三桂的,当时他是我大帅,也是我家主,后来被他赠给了殿下,也就从此跟着当时还是太子殿下的陛下南征北战。”
“和我一样的,有五百人。”
“但后来战死多少,下落不明多少,乃至活到现在的还有多少,我是不清楚的。”
“至少,我知道,我的个人命运是从那时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当时可没想到,从那以后,我会为汉家文明存续奋战一辈子,还有机会亲手把大明战旗插在了倭人最看重的那座雪山上……”
话转回来。
朱慈烺在念完名后,就暂时歇息了下去。
本来吴三桂有意把自己帐中随侍的美婢献来服侍朱慈烺就寝的。
但朱慈烺拒绝了。
一是他不想让人觉得他是个易耽于美色之人,二是不想用吴三桂的美婢,以免使自己卧榻之侧会有吴三桂的眼线。
虽说朱慈烺正值少年,血气方刚之时,但好在这些日子一路疲惫,倒也很快入睡,而没有被外面的笙歌管弦乃至女子娇笑声与缠绵声影响。
一夜无话。
次日,依旧是晴空朗照,宁远城外的茫茫雪原,在晨光的照耀下,点出粼粼星光来。
嘎吱!
嘎吱!
吴三桂全身披挂,骑着高头大马,踏着碎琼乱玉,先出了城,与自己的麾下家丁们一起,候在了宁远城外,等朱慈烺。
他今日要率兵护卫朱慈烺,同时去山海关接防。
因为朱慈烺已下诏让他代替高第任山海关总兵官,退守山海关。
这是朱慈烺和吴三桂达成的交易。
朱慈烺愿意让吴三桂退守山海关,依托山海关更好的城关,与建奴、闯军周旋。
而吴三桂得帮助朱慈烺逼走高第随朱慈烺一同南下,且在山海关为朱慈烺挡住一段时间,保证朱慈烺能顺利南下。
对于朱慈烺而言,他也没有别的更好选择。
反正高第和吴三桂都靠不住。
而且按照原历史发展,高第迟早都要被吴三桂击败且跟着吴三桂一起投降建奴,但若能通过联合吴三桂逼得高第听命于他,至少比眼睁睁地看着高第像原历史上一样投降李自成要好。
所以,吴三桂如今还是在继续为朱慈烺这个大明太子做事,继续为其保驾护航。
“昨日太子拒绝了我所献美婢。饶是我刻意令犬子与数女子在不远处浪笑行鱼水之欢,也未见其急躁而令人出来制止。”
吴三桂则在出城时,与随同他一起出来的辽东巡抚黎玉田、方玉琛沉声说起昨夜的事来。
“这么说来,当今东宫的确是心志坚毅之辈。”
黎玉田听后也神色凝然地附和道。
方玉琛也点点头:“如此看来,不能轻视了这位监国太子,在明面上得对其毕恭毕敬,是对的。”
吴三桂点首:“没错,比犬子不知厉害到了哪里去,难保这样的太子将来不会力挽狂澜、重振大明,而使这天下正统依旧是他凤阳朱家。明面上,还是要礼敬些,李邦华、范景文等随行大臣和东宫近侍那里,本帅已送了厚礼,希望他们能够忘记之前的不愉快。”
“我也送了厚礼!”
黎玉田说着也道:“希望吧!”
啪!
随着一声声鞭响。
执事太监、朱慈烺大伴张国元这时高喊起来:“殿下驾到!”
而朱慈烺也在这时,与一众随行的文武大臣还有上千家丁一起出了宁远城,披坚执锐地往吴三桂这里走来。
吴三桂等一行人立即下马,跪于道旁。
朱慈烺是监国太子。
必须行跪候大礼,这是规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太子:开局逼崇祯退位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太子:开局逼崇祯退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