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字幕组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团队之一,他们不索取任何报酬,完全是自愿劳动,他们足以当得上一句“好人一生平安”。
以如今的网络传播速度,消息发酵的速度是极快的。
而且还有赵昭彦主导航天工业部作为官方的推手,很快《格物》杂志发行的消息就在整个学术界炸开。
在中文出现短短一个小时不到,在谷歌学术的论坛上已经出现了这次的华国《格物》杂志的全部翻译文稿。
虽然谷歌学术不是很专业很严肃的学术发表平台,但是这可以作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还是比较合适的。
虽然这个平台的民科含量稍微有点高,但是也有一些比较有水平的学者在其上发表一些不成熟的文章,或者为了抢占发表的时间而先在这个平台上公布,以占得一个原创性。
所以,一些顶级科研期刊杂志的编辑们偶尔也会登录相应的论坛,看看是不是有什么比较新颖研究方向,或者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还有就是单纯的吹吹水。
奥德里奇作为nature杂志的编辑之一,养成了每天晚上逛逛学术论坛的习惯。
由于英吉利与华国有7个小时左右的时差,所以当华国《格物》杂志在世界上疯狂传播的时候,英吉利刚好是晚上。
奥德里奇看到了一篇帖子,题目大意是华国人牛批,做出了惊世骇俗的成绩。
他不屑地撇了撇嘴巴,华国人?能有什么惊世骇俗的成绩?现在除了一个陈仲策还算是可以入眼以外,其他的都是一些黄皮猴子,就该跑回树上吃它们的香蕉去。
带着白种人一贯以来的傲慢,顺势划走了这篇帖子。
过了一会儿,奥德里奇又翻了回来,他想看看自己眼中的这群黄皮猴子能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成果出来。
别又是个“标题党”。
奥德里奇打开这篇帖子,最开始是两张图片,正好是《格物》杂志的封面。
“咦,这图片还有点意思啊。”
由于看不懂中文,他只能欣赏一下这封面,带着升起的些许好奇心他继续往下看。
“RiemannHypothesis?(黎曼猜想)”
“Navier-Stokes equation?(N-S方程)”
“这不是华国陈仲策研究出来的成果吗?怎么拿出来刊登在这儿,华国人就喜欢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浪费时间。”
说着,他又继续往下翻下去,他倒是要看看接下来华国这份期刊想要搞出什么事情来。
“Suppersymmetry collapse?(超对称破灭)”
“oh!”
奥德里奇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惊呼出声。
“Final statistical uncertainty of turbulence(湍流最终统计不确定性)”
“fuck!Niubi!”奥德里奇狠狠地把咖啡杯放在电脑桌前,用粗粝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惊讶。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被他称为是黄皮猴子的华国人真的做出了世界顶尖的成就。
作为nature的编辑之一,他自身的学术素养并不低,自然很轻易的分辨出来这并不是民科,逻辑清晰推理严密,而且涉及的推演过程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很是和谐。
奥德里奇快速返回到开头,回到了被他忽视的目录页,在这里他看到注意到了这些论文的作者。
“Cheng Wenyi.”
“Li Xingkong.”
“Chen Zhongce.Pang Pengfei.”
“Chen Zhongce.......”
......
奥德里奇用心数了一下,只有3篇文章是其他人写的,另外的21篇文章的一作中全部都有陈仲策,而且陈仲策是排在第一位的。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一个问题,一直披着神秘面纱的陈仲策终于下场开始在整个世界展现出他的神迹了。
如同质疑米国登录月球一样,整个西方的学术界对于陈仲策获得诺奖是持有怀疑态度的。即便可控核聚变等一系列成果摆在面前,他们也是不认可的,他们甚至有阴谋论的猜测,是华国将集体的成果放在了陈仲策的身上。
这是造神的结果。
奥德里奇也是这种的说法的忠实拥趸,但是当这21篇文章以极为粗暴的方式砸到了他的面前的时候,他不由得不相信陈仲策绝对是站在这个世界学术顶峰的男人。
整整21篇文章,每一篇文章单独拿出来都足以在nature主刊上发表的成果,竟然没有任何预料就这么蛮横地砸在了奥德里奇的面前。
换做世界上任何一个科研机构,哪怕是哈佛牛津也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一齐把如此多的顶级科研成果砸在nature编辑团队的面前。
奥德里奇喃喃自语:“神迹!神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国士无双,徒手推演理科体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国士无双,徒手推演理科体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