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麻胡寨族长的不信任,西陵县衙的这几个老衙役,在听到同样的消息后,则没有多少怀疑。
僧人,在世人心目中,是超脱凡人的世外之人。
出家人不打诳语,若是说谎,会下阿鼻地狱,遭受拔舌之苦。
所以,智杖小僧看起来年纪并不大,在场的衙役们也没有人觉得他在说谎。
县令前几日已经带着年轻的衙役巡视各村镇,尤其是与东谷县接壤的那些村镇,更是巡查的重点。
所以眼下县衙内只剩下了一群老弱病残。
这些小老头知道兹事体大,不敢丝毫怠慢,立刻向留守县衙的主簿通报此事。
主簿并非是师爷。
主簿是朝廷正规的官员编制,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主官的品级不同,所属主簿的品级也不相同。
县令是正七品,主簿一般是九品。
而师爷则是辅助主官办理事务的文人学士,不在朝廷的编制内,属于临时工。
西陵县的主簿,姓郭,单名一个礼字,今年已经六十八岁,按照朝廷用人制度,再过两年他就可以退休颐养天年。
郭主簿听闻西陵县西南山区出现了大规模尸潮,湘西边陲最大的苗寨龙山侗已经覆灭,吓的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赶紧让人前来报案的小和尚请到县衙内。
智杖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在臭味相投的古小邪面前,他不需要刻意的伪装自己,是一个吃肉喝酒想睡女施主的花和尚。
在别人面前,他则是故作高冷,单掌立于胸前,一幅悲天悯人,佛法大乘的佛门小高僧的模样。
郭主簿让小和尚说说事情的前因后果。
智杖小僧便将昨天晚上到今天早上发生的事儿大致讲述了一下。
当然,他省略了自己昨晚喝酒吃肉的事儿,只是说与同伴救了龙山侗里逃出了一个苗女,等他们赶到龙山侗时,龙山侗已经被大火付之一炬,所有的苗人都失踪了。
见这胖和尚说的情真意切,见过世面的郭主簿并没有任何怀疑。
此刻郭主簿已经被吓呆了。
东谷县尸潮现在还没有平息,在西陵县山区里,又出现了一股尸潮,而且来势更加凶猛。
实乃是湘西数百年未见的浩劫啊。
现在的局面,简直就是火烧到了眉毛,迫在眉睫啊。
如果不及时处理,整个湘西就会完全失控,其损失将会是无可估量的。
郭主簿毕竟活了将近七十岁,很快就从慌乱中回过神来。
他立刻召集衙内所有的衙役,兵分四路。
其一,赶紧找到县令大人,禀告此事,让县太爷尽快回到县衙坐镇。
其二,将此事上报给驻扎在城外的军队,让他们做好进山剿尸的准备。
其三,是联系湘西赶尸门派。
湘西经常闹僵尸,一般的行尸,普通将士还能斩杀。
若是遇到厉害的僵尸,就必须由赶尸匠们出面。
此次西陵大山里出现的行尸数量足足有数千,还有金毛尸王,可不是他们这些普通人能应付的。
其四,派遣衙役立刻赶往龙山侗探查情况,摸清楚那股尸潮的数量与准确位置。
智杖小僧看着县衙内乱成了一锅粥,没人再理会他,顺手拿起了桌子上两枚苹果,一边啃着一边往外走去。
刚出县衙大门,就瞧见几个身穿儒家服饰的人,从北面码头的方向走了过来。
为首的是一位消瘦的中年人,头戴儒冠,面相儒雅,隐隐有一股浩然之气缠绕全身,走起路来,看似很慢,却步伐刚正,所过之处,升起一股柔和的清风。
智杖也是师出名门,修为也是不俗。
他一眼就看出这个儒雅的中年人不简单。
一边啃着苹果,一边在心中喃喃的道:“好厉害的儒家高手,起码已达到贤者之境。”
儒雅中年人目光也落在了智杖的身上,他自然也看出了这个胖和尚不是普通的小和尚,而是一位修真之人。
他对着智杖小僧露出了和善的微笑。
智杖赶紧将苹果揣进怀里,站在路旁,双手合十。
儒家中年人从智杖小僧身边路过,脚步并未停留,径直走进了县衙。
他身后跟随着的几个年轻书生,都不由得看了一眼这个小和尚。
尤其是其中一个面如冠玉的俊美书生,目光中有着几分狐疑。
这个俊美书生,便是前几日在长江上与古小邪有过一面之缘的七公主李婉君。
他们在夷陵城停留两日,然后便继续乘船顺江而下,这一日便到了西陵城。
他们这群白鹿书院的学子,是奉命秘密前来湘西处理尸潮之事。
如今东谷县尸潮已经成了气候,但人间各派系因为这里乃是赶尸匠的地盘,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门派公开出面。
白鹿书院也不敢做出头鸟,所以此次白鹿书院的领队,大儒楚苏,也只能静观其变,将学生带到西陵县打探虚实。
智杖小僧目送着这群儒家学子进入县衙。
自语道:“有意思,连儒家也来人了,湘西这滩水,是越来越浑了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道顽徒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天道顽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