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我觉得吧,你这跟天赋好像没什么关系。”
齐鸣弱弱的说了句,只是童欣晴这会儿好像压根没听进去。
“嗷~”
肩膀上的小紫,蹲坐起来,拍了拍齐鸣的头。猫猫头微微的摇晃,应该是在告诉他:你还是别白费劲儿了。
“齐鸣,这么贵的东西,怎么能就用塑料袋装啊。咱们去给它买个盒子吧。”
童欣晴对这人生第一件大漏还是很在乎的,必须得找个看着就高端大气的木盒装起来。
对这,齐鸣还是认可的,用塑料袋装价值70万的蓝釉瓷,但凡它能开口说话,估计都要喷她俩虐待古董了。
正好,这条古玩街也不全是地摊,还有不少古董玉器店。
齐鸣找了附近门头最大的一家,领着童欣晴就走了进去。
进了这家名叫小雅轩的店里,齐鸣才发现,这店的装修更像是茶馆儿。四周是一圈玻璃柜台和博古架交互摆放。
博古架上有瓷器有怪石,博古架之间的空间则挂着各种各样的画。而玻璃柜台里,大都是各种各样的小件,例如鼻烟壶,铜钱,银元,手把件等等。
“欢迎,喜欢随便看看。”
店的正中间,是三张横着摆成一排的八仙桌,桌子上还都铺上了印着青花纹的桌布。
老板模样的人就坐在离门口最近的那张八仙桌上,看齐鸣俩人进来,也不起身,开口招呼了句就自顾自的喝茶,看手机。
看样子,又是个很佛系的店主。
齐鸣和童欣晴这会儿也有点累了,在第二张桌子上坐下。童欣晴小心翼翼的把塑料袋放到桌上,生怕磕了碰了。
店里东侧靠墙有个小小的柜台,里面的年轻人看齐鸣坐下了,很快端着水壶茶杯就过来了。
“麻烦你再给我个一次性水杯行吗?”
那店员点点头,拿来了个纸杯。
齐鸣给纸杯也倒上了水,示意小紫自己喝。然后才对着邻桌的老板问道
“老板,你这儿有盒子嘛?大小的话,能装的下这个就行。”
说着,他把笔筒从塑料袋里拿了出来。
“有的?小六~”
那老板扫了眼笔筒,喊了声小六。刚刚倒水的店员应了声就过来了。
“去后面拿个桦木盒子来。”
小六说了声好就离开了。而老板看着笔筒,咦了一声后,扶了扶眼镜儿,忍不住起身靠了过来,想要凑近了看。
“小哥,能不能让我上手看看?”
能开古董店的,那肯定是个懂行的,作为圈里新人,齐鸣可太知道这种见猎心喜的感觉,所以把笔筒放到桌上,示意他随意。
“谢谢了。”
老板拉开板凳,坐了下来,而后欣喜的捧起笔筒,仔细打量了起来。
“好东西,应该是清朝仿宣德的蓝釉描金笔筒。能有这工艺,不是雍正就是乾隆的官仿。啧啧,这釉面的雪花纹可真漂亮。小哥,哪儿买的?”
齐鸣朝老板竖了个大拇指。三两句,能断个代,厉害。
“就刚刚在地摊淘的。”
这老板忍不住打量了齐鸣两眼“小哥,也懂蓝釉瓷?”
齐鸣也没太过谦虚,语气不卑不亢的道“懂一点。”
“呵呵,能淘到这种东西,那可不是懂一点了。不知道,你有没有出售的打算?”
童欣晴立刻不乐意了,腮帮子微微鼓起。这会儿店里也没什么人,两人都摘掉了口罩。
齐鸣摆摆手拒绝“老板,我们是来你店里买东西的,可不是来卖的。而且你也问错人了,东西可不是我的。”
“呵呵,不好意思,职业习惯。”
老板这话还真没骗人,古玩店不光卖东西也收东西,他们一般都有几个固定的不差钱的客户。这看到了好东西,总要问一嘴,万一买下了,再一转手就能大赚一笔。
看了许久,老板才依依不舍的放下笔筒“不瞒你们说,我这也有一件洒蓝釉的广口梅瓶,不过是清朝民窑的。看到你这种官仿精品,所以才忍不住开了口。”
“哦?”齐鸣来了兴趣,这还掉蓝釉坑里了,随便进个店就又能碰到一件?唐师傅教他宣德蓝釉瓷的时候可是跟他说过,这蓝釉可是极其稀有的。
当年明宣宗时期虽然烧出了洒蓝釉,但也就烧了10多年,成品不多,并且因为特殊原因,大多数东西都还被砸了。
而这洒蓝釉之所以好,是因为釉料是跟元青花一样的苏麻离青钴料。需从波斯进口成本极高,整个明朝也就开创了仁宣之治的宣宗玩的起。
他的后世子孙,大都因为蓝釉的代价过大,消耗过高,没能重现蓝釉。到了成华年间,原产地在现今伊朗的苏麻离青彻底枯竭,宣宗的蓝釉也就彻底绝迹。
到了嘉庆年间,这位贼会花钱的道士皇帝,不惜成本,从国外进口了回青料,再配合国产的石子青,尝试仿造宣德蓝釉。
这嘉靖倒是烧出了一种相近的回青釉,但回青的蓝是雾蒙蒙的那种,而宣德蓝釉则是蓝宝石的那种纯净透亮,两者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鉴宝麒麟子:从捡漏东坡砚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鉴宝麒麟子:从捡漏东坡砚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