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为首的大叛乱,迫在眉睫!
有很多迹象表明,杨玄感的信使,不断穿行于黎阳附近的大郡和城池之间。
就是在东都的好多故交好友,也收到了这位上柱国、礼部尚书的密信。
虽然内容并不为灰影所知,但这情报传到阿布手中,只是看看其频率和网络,就已经知道这个大哥,已经彻底坐不住了。
这天,阿布正在文华殿值班。
忽然看见殿上的杨侑和卫玄等人,议论纷纷,神情大急。
疑惑之间,忽见杨侑拍案而起,脸色铁青,将手中的一个明黄卷轴,扔在地上。
他大声说道:
“好个杨玄感,杨尚书!”
“不念我朝对其世代恩宠,反而在此关键之时,迟阻大军粮秣,聚众造反,真是狼子野心,其行可诛!”
杨玄感,终于造反了!
“卫卿,如此叛贼,如何当之?”
杨侑对案几之侧的卫玄问道。
“启禀殿下,杨玄感之祸,实乃肘腋之患,该当机立断,发兵剿灭。”
“臣提议,当立即飞书禀报主上告知详情。”
“另,着东都樊子盖等,加紧城防,出一军拦截杨贼于河外。臣自当另领一军,前往驰援!”
卫文升躬身提议道。
坐下的兵部侍郎斛斯政却道:
“殿下,如今盗贼四起,关内也有不靖,卫帅轻离西京,恐有不妥。”
“哦,斛斯爱卿可有妙计?”
杨侑看向他,问道。
斛斯政,司州洛阳人,明悟有器干,初为广皇帝的亲卫侍从。
后来,因为作战勇敢,谋虑过人,慢慢积累军功,授予仪同。
现在,果断干练的斛斯政,正是留守西京,辅佐杨侑的兵部侍郎。
“臣的意思,却是卫帅坐镇西京,另配一大将,遣大军前往洛阳,汇合樊子盖,共同抵挡杨玄感诸贼。”
“另外,可调集征剿近处叛乱府军,暂时停止剿匪,聚集于黎阳近左,以围困叛军逃散。”
斛斯政的提议,也不是全无道理。
但是,却遭到卫玄的反对。
“不可。”
“剿匪大军,不可轻动,否则乱匪南北呼应合流,形成前后不顾之危局。届时,将需要数倍之力克敌,徒增变数。”
“为今之计,兵部可详细筹划用兵之策,先以樊大人、我等为主力迎敌!”
“其他要事,皆需仔细筹划,方可等到主上之令到达。”
“另,需派飞骑传驿,速速知会来护儿将军。”
“按时间计,其所率水路大军还驻于东莱。其领军回援,应该来得及!”
卫玄向杨侑建言道。
杨侑沉吟片刻,似乎是下了决心,说道:
“准!”
“就以卫大人的意思执行。兵部快速制定方略,民部、工部、礼部等,全力协助平叛大军,早日成行!”
既然杨侑拿定了主意,大家就不再争吵,开始紧张而有序地开展各自工作。
阿布仔细地观察着厅堂上的两个人。
谁?
就是正在变幻着脸色的光禄大夫赵元淑,以及兵部侍郎斛斯政。
按照灰影的情报,这两个家伙最近和杨玄感们眉来眼去,多了不少联系。
让这些家伙主导制定大军进击方略,有好吗?
可阿布又能怎么办?
难道上前揪住二人,说你们两个是叛徒、是内奸?
呵呵,谁会信呢?!
况且,这两人都是三品高官,家里的背景可不是一般的厚实。
搞不好,自己这条小命和官帽子,都难保住。
这是大兴,是关陇势力的大本营,可不是东都、不是粟末地!
没有温璇、娥渡丽和一双儿女,自己自然不担心任何来犯的人。
可现在,投鼠忌器啊!
算了,装怂、装傻就好!
只要他们不来危及家人、杨侑,那就静观其变,待机而动。
每一天,都有杨玄感叛乱的不好消息传来。
什么观王杨雄的儿子杨恭道投敌!
什么韩擒虎的儿子韩世谔投敌!
……
仔细数来,竟然有四十余贵族子弟,纷纷亮明身份,前往杨玄感军中。
朝堂哗然,天下纷纷。
这情况,不仅让杨侑等一干留守主事的人心惊肉跳,而且也让旁观的阿布倍感诧异。
这些人,可全是当朝的贵族子弟啊!
有名有姓的,都算是京城衙内群众的一流人物。
最特别的是,有一个算一个,可全是关陇势力的直系子弟啊!
这些人,不应该是广皇帝铁王座下的坚固基石吗?
难道他们不明白,这大隋广皇帝的天下,不就是他们的天下吗?
现在,这些本应是当朝天子最坚固的拥趸们,竟然开始扯旗造反!
这是要另立新王的节奏?!
真是,太搞笑了!
他们给这个世界的大隋搞出了一个天大的冷笑话!
谁会得益?
杨玄感口头上提出了“救民”的旗号,声言“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