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这就非常神奇了,覃三娘真的很震惊。
古人的智慧!
既然手炉这么给力,她便打算多买上几个。
暖脚炉也是一样的材质,只不过比手炉要更大一些。周身纯铜制作,上方是平的,可以放在车厢中间用来取暖。令人惊喜的是,暖脚炉有不同型号的在售,覃三娘选了一个大点儿放在马车车厢,另外一个小点儿的可以放在骡车里。
至于生火用的炉子,他们店里也是有的,只是掌柜的建议有了暖脚炉就不必再买炉子了,一来不太安全,二来这暖脚炉上面的盖子打开便是一个简易的火炉,将锅子放在上面热饭菜也是可以的。
覃三娘大手一挥,买了五个手炉和两个暖脚炉。
手炉五两银子一个,暖脚炉的话两个一共算了十四两,一共是三十九两银子。
看到这个数字,掌柜高兴地眼睛都要眯成一条缝儿了!没想到一下子能做成这么大笔生意!
“夫人,咱们家还有暖炉专门用的木炭,烟少,好用。原价二十五文一斤,看您这么爽快,我算您二十文一斤,也算结个善缘。”
覃三娘差点儿忘记要买炭了!怎么办?!认命地买吧!
掌柜的赶紧叫小伙计来帮忙。这个时候还在外面喊啥?!先来伺候大客户。
抽取一根细炭燃起来,确实如同他所言,很容易点燃而且烟不算大,虽然不能与后来的银丝炭什么的想媲美,但是对覃三娘一行人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最后确定买下三百斤,家里如今有两头牲畜,驮这点儿东西不在话下。
三百斤够不够?省着点用也差不多了,毕竟也不能真的指望着这点儿炭用来生火做饭,只是单纯取暖用,或者偶尔热热饭菜。
路途艰难,连牲畜也要负重前行。还好覃三娘经常会给它们喂些黑豆增加体能,他们家的骡子到现在虽说算不上膘肥体壮,却比其他的骡马看起来精神许多。
买好了东西,又留下地址,付完定金,让伙计帮忙送过去。
掌柜的自然连连答应,拍着胸脯表示一定按时送到,左右不过是隔着一条街的事儿!何况这么多东西,就算是隔着十条街,他也会想办法送过去。
街上依然很热闹,可能临近傍晚的缘故,各种卖吃食的小摊贩开始多了起来。
昨日,吴氏给娃儿们都买了一些小儿玩具,足够娃儿们在路上打发时间了。
覃三娘想着自家大娃已经十一岁了,就算是小二也已经八岁了,可是目前还没有开蒙,便又折道书店买了两本启蒙书籍。
伙计听说是要买小儿启蒙书籍的,虽然惊讶这妇人的穿戴真的不像是能供得起读书郎的,但也给她推荐了两本,《劝学篇》和《爱历篇》。
竟然不是《千字文》和《诗经》什么的?这时代恐怕还没有诗经大成?
好吧,这两本也是不错的。覃三娘翻了翻,松了一口气,好歹自己还认识上面的字。否则仓颉不识我,可就麻烦了!
不过这书真的不便宜,两本书便花了四两银子!心中默念,书中自有黄金屋!
伙计说这是正版书籍,还有一些抄录的,价格稍微便宜一些。
想到这个是用来给小儿启蒙的,还是要校对过的正版书更放心一些,否则若是现在教错了,再改过来就更麻烦了。
似乎没想到她竟然还有这般见识,伙计便不再多说,并附赠了一只毛笔,这毛笔算不上好的,但多少能沾水在石板上写写画画,覃三娘忙道谢。
至于多买一只?还是算了!不是买不起,只是现在不合适,以后有机会也是要送娃儿们进学堂的。她还等着哪个娃儿出息了,自己也能享享福呢!
从书店出来,已经很晚了。两人便急匆匆地赶回馆舍。
之前跟暖炉店掌柜约好了晚饭之后送货,这会儿得赶紧回去。
娃儿们到现在还在后院看着自家的马车,刘氏几个大人也在,倒是不担心他们会摔着碰着。
直到现在,刘氏还乐的合不拢嘴,要知道他阿爹干了一辈子的车马行伙计,到最后家里也没有辆马车!没想到竟然让她老来享福,得了闺女的孝敬,也能坐上马车了。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相对于自家买了马车这个大事件,覃三娘买了手炉和暖炉这件事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只是刘氏她们还不知道这炉子的价格而已,若是知道肯定会惊掉下巴,竟然比马车还要贵?!
当然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此刻,覃三娘一行人改进了行路工具,又买了御寒物品,准备充足,只差赶路了。
至于木棉,她便不打算买了,直接从超市拿了丝绵出来,让吴氏使用就可以了。袜子和被子也用不了多少棉花。
倒是兽皮,之前知道顾青山要去售卖狼皮便都托他都卖掉了。又拜托他再买上一些皮子留着冬天用,就算是铺在车厢里坐坐躺躺都是很好的。
亥时初,覃三娘收到了伙计送来的纸条,看过之后便彻底松了口气,今夜算是能睡个好觉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逃荒路上有超市,种田养娃两不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逃荒路上有超市,种田养娃两不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