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长公主怔愣几息。
只是随即,她想到什么,看向楚琰的眼神,带着不悦,“你是在质疑本宫?武功高强的女子,也未必都是本宫的武婢,就算是,也未必听本宫的驱使。昨夜那两个女刺客,曾经就是本宫的武婢,因犯错被驱离,你们也瞧见了,她们想让本宫死。”
因为太过信赖常公公,导致常公公架空了她的权力。
长公主想到此,简直恨得呕血。
“安王是本宫打小看着长大的,他母妃早逝,又与本宫有缘,本宫疼他都来不及,又怎会去害他!”
沈灵犀抬眸看向安王。
安王犹沉浸在“绝不相信”的思绪中。
倒是玉竹,见沈灵犀看过来,对她道“长公主向来视安王殿下为己出,必不可能害殿下,倒是驸马和卫国公,因为娘娘的关系,与殿下很是亲厚……”
这话让沈灵犀想到当初在安王府,见到安王时,他整整两年,连阁楼都不曾出过。
只因生前有人对他说“不能离开”,“不能告诉旁人”之类的话。
沈灵犀再看少年苍白的脸上,依然是不可置信的神情,心中隐隐有些触动。
楚琰眼角的余光,见沈灵犀的目光凝视着房门,想到白天她曾对自己说过“能看见安王的亡魂”,眸光微动。
“那抛尸之人,既非姑母所派,想必另有目的,不会无缘无故把尸身抛去安王身故的阁楼中。”
他思忖几息,下了定论,“总之,今夜已让他们知晓,姑母确已身故,眼下既知敌人是谁,略施小计便能让对方自乱阵脚,再借机揪出真正的凶犯,还你我二人清白。”
长公主点头,恨声道“只要拿到证据,本宫便亲自去皇兄面前陈情,此事绝不会与他们善罢甘休,赵家既对本宫不仁,也休怪本宫对他们不义。”
*
第二日一早,大理寺和京城府衙的衙差,在长公主后花园,挖出了几具尸身。
其中有一具尸身手里握着一把长剑,与长公主尸身的伤口完全吻合。
被指认出是长公主生前,曾驱逐出府的武婢。
长公主身边的武婢,都是先帝命内卫从民间搜寻根骨奇佳的孤儿,训练而成。
武婢在这世上无亲无故,被驱逐出府后,落脚的地方并不难查。
大理寺顺着武婢的线索查,很快便“查”到了,崔驸马先前藏身的京郊别庄。
至此,崔驸马假借回乡探亲之名,实则潜藏在别庄之事,被大理寺揭开。
一时间,崔驸马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
京城里有关此事的传言,传得沸沸扬扬。
有说是崔驸马无法忍受长公主的强势,指使刺客杀死了长公主。
也有说,崔驸马与长公主伉俪情深,此事定是有人故意设计陷害,想要一石二鸟,杀害长公主夫妇。
而这个人,隐隐约约指向了同被关在平阳长公主府的楚琰。
事关重大,仅凭一具尸身并不能确认崔驸马就是杀害长公主的幕后指使。
大理寺单独将崔驸马关进了一间院子里,等待皇帝派特使前来旁听,再行审讯。
崔谨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仅仅一夜之间,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他身上。
他一整夜没有阖眼,只要闭上眼睛,就想起被长公主的尸身,紧抓手腕要“带他走”的画面。
这画面于他而言,起初是觉得惊悚,后来便成了晦气。
心中更是把这诸多不顺,都归结于长公主怨愤难平,死不瞑目,要“带他走”上。
极度的疲惫和焦灼之下,他已然忘记了,“带他走”这种话,原本就出自他的口。
崔谨满腹都在抱怨,长公主活着时候,他处处忍让她的嚣张跋扈、肆意任性。
如今她死了,也不愿放过他。
真真是一场孽缘。
与崔谨的境况急转直下相比,常公公就安稳得多。
虽然受了些惊吓,却无人怀疑到他头上。
府中一应诸事,除了皇太孙住着那间小院外,还都是由他打理。
是以,崔谨被关,他还能提着食盒,堂而皇之进来给崔谨送饭。
一见到常公公,崔谨急不可耐地上前追问,“公公可曾递消息出去?国公爷如何说?那武婢的尸身是怎么回事?当初不是说庄子很安全,不会被人发现,怎么就查到我头上了?”
情急之下,说话也不结巴了,倒教常公公有些诧异。
“驸马爷,您冷静冷静。”
常公公试图安抚崔谨焦躁的情绪“国公爷那边自是一直留意着这边的动静,只要驸马咬死什么都别认,大理寺无凭无据自不敢轻易定罪,国公爷也会让贵妃娘娘在皇上跟前,替您说情的。”
听他提及赵贵妃,崔谨终于冷静了下来。
方才还焦躁难耐的脸上,有了些许柔色。
崔谨深吸一口气,走到桌前坐下,“长公主是皇上胞妹,深受皇上恩宠,事关长公主的死,还是莫让阿妩替我求情了,免得惹了皇上猜忌,让她在宫里难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全京城老祖宗求我当替身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全京城老祖宗求我当替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