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皇帝拿三,是想率军穿过比利时,绕到普鲁士那边,去互相伤害?
不然,菲利普实在看不明白这出行军战略。
没有先知模式,真是苦恼啊。
实际很简单,菲利普怎么也不会想到,巴赞给他们来信,说他会往西北色当方向突围,希望麦克马洪元帅接应一下。
拿三不敢轻易回巴黎。他已经指示新任外交大臣,请英国大使出面,组织一个中立联盟进行干预停火,只要保证法国的领土完整和波拿巴王朝统治这一核心利益,其他的都可以谈,不论是现金赔款、实物赔偿、解除武装,还是割让殖民地。
但在列强干预之前,他必须得和他的军队呆在一起,不然实在没有安全感。
麦克马洪特别是知道皇帝有求和的打算后,生怕回到巴黎背锅遭清算。一点也不敢轻易背上抛弃友军的罪名。
于是,皇帝和麦克马洪元帅,就率领这批14万军队,准备去接应从梅斯突围北上的巴赞大军。
直接去往梅斯的道路上都是普军,绕个大圈子,既能避开普军,又能去接应巴赞大军。
这个时间,也正好给列强干预。
俾斯麦他的目的已经达成了,就应该见好就收,不是么?
何况,30万大军集结起来,囤在比利时边境,是谁也无法忽视的一股强大力量。
这里面的状况,菲利普如何得知?
梅斯的电报,早在18号,就被普鲁士人切的干干净净。
菲利普那会也没想到,法军会困守梅斯。不然,他一定要在这个要塞城市,克服一切困难,也要铺设几条不走寻常路的暗线。
巴黎方面,路易·特罗胥将军,从沙隆回到了巴黎。
他是奉皇帝之命,回到巴黎,将政权和军队,牢牢的抓在手里。
毕竟新上任的总理,八里桥伯爵,是皇后的人,之前的总理奥利维尔,又下达了总动员令,扩军扩军再扩军,没有一个信得过的将军回去坐镇,皇帝拿三不放心。
之前的巴黎留守阿希尔·巴拉杰·迪里埃元帅,不被皇后所信任,特罗胥就是回去接这位的班的。
不过巴黎的国家党成员和进步党成员对此并不感到担忧,反而欢呼雀跃,因为特罗胥将军,算是奥尔良派。
在67年,他化名出版了《1867年的法国陆军》一书,在巴黎大受欢迎。书中无情的揭露了法国陆军中流行的悲惨状态,并力主按普鲁士的方式改组国家军队。
这使他成为不受宫廷欢迎的人物,以后辞职离开国防部,直到普法战争爆发,才又奉命在沙隆组建第十二军。
也就是法国边境的大败,皇帝拿三才觉得,这个是真正的为帝国考虑的肱股之臣。
菲利普电令,不得暴露国家党身份与之接触,最多暴露进步党。
所实话,他什么派都不相信。
什么派,都是为自己的利益说话的。越是关键时刻,越不能疏忽大意。
24日,大军补给完毕,往2350公里外,法国西北角的布雷斯特出发。
30日夜,舰队抵达布雷斯特港口。
大洋上,别的船或者船队,看到这样规模庞大的船队,都是离得远远的,胆大的敢靠近一点的,直接被缴械收编,不从?铁甲舰是样子货么?几炮轰沉了事。
但这里不是大洋,为了避免大白天的,被岸上的人看到铁甲舰的身影,还要趁着夜晚,将身影掩藏在众多武装商船中,遁入布雷斯特港。
那时候,大东方号的身影,可以衬托的铁甲舰一点也不起眼。
整个码头,厂区贿赂了码头管理人员之后,管理人员识相的去喝酒了。
先是萨科齐的3500远征军,在阔别法国7年之后,终于又踏上了法国的土地。
没有预想中的骚乱或者其他状况,虽然有的士兵双眼噙泪,但还是在军官带领下,跟着工作人员,默默前往厂区宿舍修整。
暗中埋伏的厂区生产兵团的将士们松了一口气。
这些人,是最大宗的法国人,他们顺从,其他人就好管的多。
然后是2万迈阿密华人农垦兵,他们的远洋航行经验也很丰富,这次的体验也不算差,他们纪律奇好,一艘艘的下船,没人喧哗,跟着去厂区宿舍。
最后是罗伯特·肖的2万雇佣兵,他们中一部分,和敬爱的总司令,都在大东方号上。
菲利普虽然是华夏魂,但真不敢把自己投放在华人群体里,毕竟他的皮囊,决定了,他的基本盘,只能是白人。
而这些雇佣兵,在南卡佐州农垦公司巡逻护卫、打击敌人多年,良好的福利,严格的训练,几乎把他们培养为了职业兵,培养出了对老板(金钱)的忠诚。
除了火炮枪支弹药连夜运往厂区,其他的物资,要等天亮后,码头管理人员来收税了。人家虽然拿了好处,但一晚上的时间,很对得起这个好处啦。
喜欢从美利坚到法兰西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美利坚到法兰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