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牢关,地处大梁和苏国的交界处,位置险要。是扼守苏国的北大门。
关前有叹息河河水奔腾不息,山势极险,想要攻下铁牢关,士兵们就得仰攻,而关上,墙高门厚,上面的人完全可以从上而下,扔下滚木擂石,正面攻击的人,几乎没有可以躲避的地方。
想当日,如果苏灵儿,不放公主入关的话。那么也不会有日后的公主。更不可能分疆裂土。
他们没有想到,一个弱小的女子。身后不过跟的一两万人,那样一支叫化子军队,竟一连逼死了三个皇子,分割了苏国大片的土地。
而今斗转星移,接手了铁牢关,正是当日在关外徘徊的公主,不能不说,世事好像戏剧般变化。
铁牢关上,公主的人马足有二十万,不过,大部分都是新增的新兵,公主的嫡系人马,不过才五万。
因为大部分的军队,都被调集到,与西京城的对垒之中,防守各关隘的军队,难免空虚。
公主为了弥补,城防的不足,大肆招募新兵,可是扩张速度太快,训练和装备跟不上,大批的新兵,作战素质堪忧。
此时的铁牢关,正是这样一种境遇,虽然看上去,兵强马壮,但是绝大部分的士兵,从未上过战场,手中的武器,也在短缺之中。
然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公主就是这样,只顾与南方诸侯苏平王,就无法顾及北方边境。
不过公主也没有想到,大梁的齐王,会有如此快的动作,举精兵五十万,忽然聚集在铁牢关前。
铁牢关的守将,也算跟着公主,南征北战,有一定的作战经验。
当他看到关前密密麻麻的士兵,不顾生死,攻打铁牢关时,心知此关怕是守不住了,急忙命令,给公主飞鸽传书。
他率领着手下的人马拼命防守,冒着如蝗的箭雨,飞石,指挥士兵,不断地扔下滚木,擂石,甚至是开水,热油,火绵。
可是依然还阻挡不了,那些向上攀附的士兵,这些大梁的士兵,也真是悍勇,尽管关城下,一片火海,仍然踏着自己人的尸体,不断发起冲锋。
战斗一开始,就进入了胶着状态,关城上准备的滚木擂石,很快消耗一空,热油也消耗完毕,实在是没有办法,城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干脆烧红了,扔了下去,在关墙上来回摆荡。
巨大的铁链,好似一条着火的巨龙,在关墙上自上而下,从左至右来回飘荡,凡是被碰到的人,立刻被化为灰烬,顷刻间,关墙下,又堆积下如山的尸体。
进攻暂时受阻,大梁的几名偏将,一见城墙之下堆积下小山一般高的尸体,吓得带头逃跑。
他们一跑,手下上万的士兵,也跟随在后,而后面的人,今天见到前方的士兵,惊慌失措,迎面跑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以为进攻受阻,被敌兵追杀,也跟着向后逃跑。
好似多米诺骨牌的效应,大梁进攻的阵型,收到了冲击。出现了短暂的混乱。
李建新,敏感地捕捉到了,混乱的源头,将这几名偏将拦下,在阵前将这几名大将,砍去了头颅,严令后退一步者死,命令后军砍死面对自己的前军,以此迫使,败退的士兵不得不调头向前攻击。
铁牢关的守军,并没有高兴太久。转瞬间,大梁的军队,又重新发起了攻击。
三天以来,铁牢关上,弹尽粮绝,最后大梁的士兵,用刀剑在关墙上,硬生生地挖出了守一个大窟窿,几十万人,似潮水一般。涌入了铁牢关。
铁牢关守将带着手下的人马,拼死与对方展开了巷战,可是他的手下,大部分都是新兵,从没经历过事,一见关城陷落,大部分人都一哄而散。
即使是剩下的人,因为是临时拼凑,面对大梁精锐的士兵,几乎抵挡不了几下,纷纷死在对方的刀下。
只有公主的五万人马,因为身穿玄铁打制的甲衣,又拿着玄铁打制的刀剑,杀死其中一个非常的难。
一度甚至形成了僵持的局面,五万人对阵五十万人,丝毫不见败象,到了最后,实在是人困马乏,架不住人多,纷纷死在车轮战术之下。
一座小小的关城,拖住了大梁五十万军队,足足有五天之久,死伤了近二十万人,才拿下。
公主在李建新攻击铁牢关的第二天,得到了消息,她没有想到,大梁的齐王动作会这么快,她本来还打算,尽快准备第二次攻城,得知对方率领五十万人马,拼命杀奔而来,一边急命铁牢关的守将,拼死抵抗。给她争取调兵的时间,一边命令沈易先,苏撤,狼族酋长,调集七十万大军立刻增援。
铁牢关不负众望,拖住了李建新等人五十万人马足有四天,等到破关的那一天,沈易先和苏辙的七十万人马,也即将到达了铁牢关。
李建新意识到自己,孤军深入,怕是要马上陷入,对方的包围圈,马上派人给齐王传信,马上增援。
齐王李建元,没想到小小的铁牢关,拖住先锋大军四天,虽然拿下了铁牢关。可是在时间上的赛跑,他们已经输了,这意味着,突袭已无可能,如果不及时增派援兵的话,李建新的五十万人马,可能会全军覆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栀子公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栀子公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