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的打断,让赵洪愈发的不满。
自从李建成回来之后,赵洪就感觉自己被架空了。
这种感觉让他很是惊恐。
如果自己这个知州被架空了,太原却还能正常运转,甚至还可以打败济州军。
那岂不是告诉远在洛阳的李渊,他这个知州可有可无么?
虽然名义上,李渊没有权力罢免自己这个朝廷命官。
他这个知州的去留,只有长安的吏部可以决定。
但现在这种局势下,在太原,李渊就是吏部。
回过味来的赵洪迫切的想要加入太原的管理之中,以证明自己的价值。
或者说太原的战事失败——这样可以说明,没有他赵洪,区区李建成压根就不是可以军务两手齐抓的料。
可太原如果战事败了,他这个太原知州也落不得好。
因此为今之计,只有搞点事,向远在洛阳的李渊证明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他要磨王珪要钱要粮的原因。
想干事,在这种情况下,没钱没粮是不行的。
这也是为什么杨默在提出他出钱,自己出方案执行后,赵洪没怎么犹豫就要答应的原因。
王珪的打断和反对,彻底让赵洪怒了。
这不是要断我老赵在太原的仕途么?
你给钱不给粮就罢了,现在有人给钱给粮,你又反对!
你就是和我赵洪过不去对不对?!
赵洪忍无可忍,根本就不给王珪说明不可的原因,直接跳起来,就差指着他的鼻子骂:“姓王的,你想干什么?”
“我敬你是世子门下,对你礼遇有加,方才再三忍让!”
“你!你!”
要撒的气太多,以至于堵在了嗓子眼,你了半天,不知道该说什么。
王珪则一脸淡漠,在他看来,赵洪这种养气的功夫和格局,压根就不适合做太原知州。
现在的表现,根本就是心里没有世子最有力的证据。
“王主薄,我自己出钱为何还不行呢?”
杨默看向王珪也没有了之前的和气,露出看曹操的眼神来。
王珪察觉到了他的敌意,却并不在乎:“公子,此时还需要从长计议。”
“屁的从长计议!”
赵洪可是把王珪对自己的轻蔑看的清清楚楚,多年的官场生存经验告诉他,李建成那边就是报着要换掉他的心态。
如若不然,一个小小的主薄岂敢对自己这般放肆?
你李建成虽然是世子,可我赵洪可是国公爷的人!
我与国公爷相识相知的时候,你还穿开裆裤呢!
这个念头一上来,他更是没有任何的顾忌。
“从长计议?计议什么?你不就是怕杨公子是要借此收拢民心么?”
杨默不明白王珪为何要阻止,但官场老油条赵洪岂能不知?
他太知道了!
也知道为何这次回来的不是颇有军事才能的二公子世民,而是大公子建成。
李建成此次回来,是要收拢太原军心的!
这个猜测,从得知李建成要回来的时候,就浮现在赵洪的心头。
但他谁也没说,更没有给洛阳那边表露过。
因为他并不相信,这个时候李建成就想着日后的事了。
但这些日子的种种,全都验证他心中所想的事,并非空穴来风,反倒是事实。
在这种关键问题上,赵洪也清楚,自己不能犹豫。
他要表明立场:自己是李渊的人!
“杨公子乃是国公爷的女婿,老夫乃是国公爷的心腹,如今城内五万灾民投奔太原,盖是因奔着国公爷这些年来的仁义之名!”
场面话对于赵洪来说,不是难事,甚至是他的特长之一。
因此连珠炮般:“若是灾民死伤惨重,国公爷这些年来的仁义之名岂不是付之东流?天下人如何看我太原?朝堂上那些痛恨我太原的浪子之徒,又会如何污蔑国公?”
“我与杨公子感怀国公之恩情,欲以安置灾民之举报之,王主薄为何百般阻扰?”
“要做出这般亲者痛,仇者快之事?难不成你心怀长安,乃是所谓锦衣卫的密探么?”
一番话把王珪说的是面红耳赤,全然没了之前的淡定。
也把旁边的杨默看的目瞪口呆。
好家伙,自己什么时候和赵洪是一个阵营的了?
还感怀国公之恩情?
李渊对老子有什么恩?把我绑到太原来,让我娶他女儿?
这算是什么...这倒是算是恩情。
一想到李秀宁,杨默挠了挠头,要说有恩吧,也是成立的。
“你!”
王珪也跟着拍了下桌子,指着赵洪,就差撕破脸说你要和世子对着干的话。
但他不能说。
一旦说了,赵洪直接传到洛阳,李渊绝对第一时间让二公子来太原。
当初在洛阳商讨谁来的时候,他们就费了好大的力气方才说动李渊。
“我什么我?”
赵洪也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国公爷对我赵洪有知遇再造之恩!世子乃是老夫看着长大,你王珪要陷世子与国公于不义,我赵洪却是做不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入赘大唐李家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开局入赘大唐李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