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华停奏了,青山泰帝还未能从琴声歌声中脱出神魂来,脸上沁出别样的笑:美人之贻。
唉,好浪漫啊,可是木小卉才不会那么优雅呢,他不会那么多乐器,唱歌如狼嚎,也不会儒雅地谈笑,唯一对自己说过的动听的话就是硬生生地那一句“锦华我喜欢你”。
可锦华却是偏偏爱上了这样似乎一无是处的木小卉,其实,木小卉是有很多有点的,只是锦华不愿夸他,免得他得意忘形。
“锦华弹奏地一手好琴啊,这歌喉也一点不逊『色』于天籁。”青山泰帝鼓掌着问道:“想必这曲子最后是男子和佳人喜结连理共度一生吧?”
锦华才从自己的幻想中走出,连连点头:“嗯,是的,这就是《关雎》的愿意,君子求得淑女归。不知青山泰帝怎看?”
“是啊,极好,但若君子求不得淑女归,抑或淑女嫁他人为妻,这曲子可就是撩人涕泪了。”青山泰帝似乎在说着自己的心事,也似乎在考验着锦华的诗文和乐感。
仙童为锦华搬来了凳子,那凳子高出原来的一半,否则锦华根本弹不了那巨型的箜篌。不过这凳子坐着顶部舒服的,锦华的脚着不了地啊,只有在空中踢两下斗两下了,然后就开始弹奏了。
先来一些前奏,似流水声,再来就是正曲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伴随着琴声,可闻听出开始的悠扬清脆流畅的水流声,进而是点点滴滴的划船声,细细碎碎的采摘荇菜声,男子对姑娘的一见钟情并示爱却不得再度弹琴鼓瑟歌唱表白时的大弦嘈嘈如急雨,还有姑娘见到心怡男子时的羞涩婉转声,矜持而不理会,这是一段小弦切切如私语。最终男子抱得佳人归“钟鼓乐之”,成就美好姻缘,琴韵欢乐悠嘻,美好结束。
锦华平时在卞城王书房内可没少看乐曲方面的书,现在有机会让她在青山泰帝面前显『露』一手,她当然兴奋地睁大了眼儿:“好,为青山泰帝弹奏,不过我恐怕要献丑了。”
“我看不会,”青山泰帝越发有兴趣了,令仙童抬出了箜篌。
锦华看那箜篌,这是大型竖箜篌啊,竖起来有一成年男子的一个半那么高,整个样子像是竖琴,顶端有凤首,整个呈酒红『色』,其中的丝竹看上去是仙蚕丝。
“这个月半琴真好看,就是太大了些。”锦华说着说着,似乎和青山泰帝熟了,也没那么拘谨了,说话也随意些了,拨弄了一下那丝线。
青山泰帝奇怪悦说道:“月半琴?”
“青山泰帝,恕我冒昧,我觉得您方才弹奏的《关雎》虽有自己的韵味,但过于沉悲,这不是《关雎》的真正意境。”锦华说着,倒了驿站茶给青山泰帝:“您喝茶。”
青山泰帝听她说着,眉心略皱,问道:“那你说,为何《关雎》的真正意境是什么?为何我所弹奏的不符合?”
锦华稍做思虑,娓娓道来:“《关雎》记叙了一少男追逐一姑娘的历程,其中有各种感情,少男见到姑娘时的开心,示爱后未得答复的失落,锲而不舍的追逐,最后娶得心中姑娘到家,才‘钟鼓乐之’。整首诗词虽有失意的心情,但只是『迷』恋,并不是伤心,所以整首诗以愉快团圆为主。”
青山泰帝轻点头:“说得对啊,可我的弹奏算是毁了这首诗吧?”青山泰帝又瞑眼叹气,脸上无穷的难过。
到了天井中,感觉比山下更清凉,按理说这暮春初夏交替时节,不应该这等凉才是啊。却见那桃花开得风风火火浓郁茂密,锦华明白了,这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怪不得觉得清凉许多。
锦华和青山泰帝在石桌旁坐下,他们的身份是不可平坐的,于是青山泰帝坐上席,锦华坐下座。开始沏茶了,锦华沏得一手好茶,那是因为卞城王喜欢品茶饮酒,所以锦华就阅读了这方面的书籍,所以这还得感谢卞城王。
只见她手来手去,指缠指绕,热茶的蒸汽如仙雾缭绕,在泰山的云雾中别具风采。
青山泰帝笑侃着:“主人让客人来沏茶,真是失了礼数。”
“客人抢着在主人面前显摆沏茶技艺,那才是失了礼数呢。”锦华这一对称回答甚是巧妙。
青山泰帝点头道:“嗯,能听出这乐声是箜篌所奏,已然不错,且能猜想出这是《关雎》,为何?”
锦华回答道:“这说来就繁多了,要一点点来说。首先那流水声,时而细流,时而狂流,想必是奏乐者的心绪声。还有其中的高音低音都是奏乐者的喜悲交替,再有就是那偶然的划水声,还有轻盈的声,定是爱慕之人的声音。其中的细碎声,似采莲声,但后来我否决了,因其中含苦味太重,就猜想那是采摘荇菜。若是荇菜,那就是《关雎》了。”
“你说对了。”青山泰帝简单一句,眼眸中隐约着少有的愁绪思恋,一点不是那气吞山河之势的泰山帝王。
当然也有讽刺的“我看这木小卉有朝一日离了地府,肯定会忘了汴成王的”“汴成王你闭关修炼倒是给这追魂令一个机会了”“她心机可深着呢,这是要踏着你的肩膀上天庭,将来定不认你”……
喜欢来自地府的上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来自地府的上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