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么做也有个问题。
如果收的粮食卖不出去,放到第二年,品质就大打折扣了,正常情况下,卖也卖不出好价来。你能保证明年粮价也会一直像今年一样?
所以世家们的后手,必然就是高伯逸低头以后,答应他们的条件,然后用比之前官府放粮时稍高的价格,再将粮食原封不动的买回去,认栽收场!
然后按照双方的约定,官府与世家同时放粮,然后引导淮南地区巨额流通的货币,大部分转移到北方来。
说起来,这种事情并不会让齐国伤筋动骨,却会极大的打击高伯逸的领导力和威信!然而,这正合世家的意,不是么?
高伯逸连剧本都帮这些人想好了。
“你颁布一道尚书府政令,就说从各地额外征集军粮,用粮食抵徭役。”
齐国一直有用钱粮抵徭役的政策,只不过,这是一项“恩赐”,而不是说,你想换就能换!对于很多人家来说,花点钱和粮食就不用服徭役,简直赚大了好吧。
可是国家总要有人服徭役做苦力,所以这种口子不能开,或者说“只有我允许,你才可以”。
听到高伯逸的话,李德林面色微变,这种饮鸩止渴的法子,一次两次还行,长此以往绝对会出大问题的。
“对了,你再下一道命令,淮南地区从现在起,为受灾地区,粮食布匹等物资,只许进,不许出。将其运出淮南的,以叛国罪论处,可以先斩后奏。你下令即可,执行的事情,我另有安排。”
淮南今年只是因为各种原因经济发展不行,离灾区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结果高伯逸说是“灾区”,那么,这里也就一定且必然是“灾区”了。
李德林似乎不太明白高伯逸的布置,却依然拱手行礼,悄然退去,只剩下高都督一人端坐于案头沉思。
“今年齐国其实不缺粮啊。”
屏风后面,传来郑敏敏的声音。
“可不是么。如果缺粮,邺城早就乱套了,可现在的粮价与往年相比,并无差别。”
高伯逸脸上挂着冷笑,某些世家中人玩套路玩习惯了,就以为谁都可以被他们拿捏,只要是“斗而不破”的状态,那么自己就必须被他们要挟,钳制。
但是他们却忘记了,从基本面上说,北齐今年只是没有发动战争的“余粮”,并不意味着国内遭遇饥荒!这是有人在淮南地区,利用信息不对称,人为的制造恐慌!
很多人在买东西的时候,常常会以为一件商品的“盘子”非常大,将其拉到高价,需要天文数字一样的钱财。
实际上,这只是被价格蒙蔽了双眼而已。特别是在某个区域,其实要把一件商品抬高到某个高价,并不需要特别特别多的钱。
起码,一些世家联合起来就能轻松的做到这一点!他们可以让一座城,一个州郡的粮价成为天价!
在贸易发达,水路发达的扬州更是如此。
“那么,您打算怎么做呢?高都督?”
郑敏敏嬉笑着凑到高伯逸面前,盯着他的脸问道。
“提前剧透就没意思了。我会让那些人知道,他们炒股是永远炒不过股东的。”
“股东?”
郑敏敏又听到了一个新词。
“你可以理解为,制定游戏规则的人。比如说我俩比赛跑步,文弱的你,自然跑不过我。但是当我到达终点后,裁判却判你赢了,因为比赛规则是谁跑得慢,谁算赢。
搞粮价的那些人再厉害,也是玩游戏的,而我则是制定游戏规则的,谁也没有规定,裁判不能半路改规则,不是么?”
这特么还是人?
郑敏敏差点爆粗口。
高伯逸眼中寒芒一闪,今年正好不打仗,就陪那些人玩玩吧,免得别人都认为他高都督只是个武夫,满脑子肌肉。这一次,他定然要让那些敢下场的不开眼之人,欲!仙!欲!死!
“阿郎,杨素来了。”
门外传来福伯的声音。
“让他进来吧。”
高伯逸对郑敏敏说道:“去屏风后面看账册,听到什么都不要说话。”
不一会,杨素心急火燎的推开门,一看到高伯逸,就激动的说道:“主公,叫在下前来,可是为了淮南的事情?”
想必杨素已经听到了一些风声,说世家在淮南搞事,对高伯逸施压等等。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当然,这话只是私下里说,无论是世家也好,高伯逸也好,都不会把事情公开化。双方无论怎么闹,都属于“斗而不破”的状况。
如果高伯逸直接让鱼赞去抓那些人,也就落了下乘,将来史书的评价,估计也会出现跟武媚娘,黄巢这种差不多的条目。
高都督前世可是个读书人,怎么能这么粗暴的杀人呢!吃人不吐骨头才是应该有的王者之风啊!
“不要激动,坐,我有事跟你说。”
高伯逸指了指面前的软垫说道。
“我已经下令,让李德林代表朝廷,宣布淮南为灾区,要筹集粮草,对淮南赈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北朝求生实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北朝求生实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