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孝宽一根毛都没有要到,心情的失落,可想而知。
不过更让他担心的是,宇文邕跟宇文宪之间的猜忌与不信任,似乎日益增加!今年宇文邕令宇文宪回京述职,宇文宪则是以“练兵繁忙,蒲坂要地不得擅离”为由,拒绝了宇文邕的召唤。
这在以往,绝对是不可容忍的政治问题了!
没想到宇文邕居然忍住了,下了一道圣旨:今年齐王可不用回京述职,待秋收农忙时再回也是一样。
退了一步,却是向宇文宪下了一道死命令:今年秋天你再不滚回来,休怪老子不顾兄弟之情!
韦孝宽离京之前,尚未听到宇文宪的回复,不知道这位周国王爷会不会跟皇帝“硬扛”。不过他猜测,多半应该是不会的。
今年春节不回京述职,其实也可以想象。爱妃都没了,回京城的王府,一个人冷冷清清的过年,还要跟防备自己的皇兄斗法,宇文宪也就是个十多岁的青年,二十岁都不到,他也有脾气和个性的啊!
造反虽然不会,但是适当的表达一下自己的不满,这点小事还是能做的。
不过到了今年秋天还不回京的话,那就是真的有不臣之心了,想来宇文邕也不会留他,宇文宪也不会那样不知进退。
“多事之秋啊。”
玉璧城的签押房里,韦孝宽的叹息打断了正在入神看地图的辛道宪的思路。
“都督,今年春天,独孤信在河东屯田,看来是想以屯养战,长期跟我们对峙啊,这一点对我们颇为不利。”
辛道宪给韦孝宽当了十多年的长史,哪怕是猪,也要熏陶出一点军事才华了,要是看不懂独孤信的这一步,他也别当长史了,直接回家抱孩子比较好。
“确实如此,这说明,齐国打算用长期围困的方法,锁死玉璧城的外围。以后我们的斥候再出去侦查,可不能走太远了。”
敌人的绞索在收紧,却又暂时没有性命之忧。这种慢性死亡的感觉,让韦孝宽心里很不舒服。他就像是一头猛兽,被猎人捆住了手脚,然后对方提着屠刀,一步步的走进。
“你今日准备一下,帮我送一封信。”
“送到齐国?给高伯逸?”
辛道宪疑惑问道。
韦孝宽摆摆手道:“想哪里去了,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的道理我还是明白的。明日你带着我的亲笔信去蒲坂,找宇文宪。然后约他在风陵渡一见,就我跟他二人。”
喜欢北朝求生实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北朝求生实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