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闪过很多复杂的心思,最终,宇文邕克制住了自己的暴躁,无力的对着尉迟运摆了摆手,示意对方可以走了。
“微臣告退。”
“今天这话,不要告诉杨坚,朕当你没说过。”
保护“自己人”,是每一个合格上位者都应该做的事情。尉迟运感激的拱手告辞之后,宇文邕才无力的坐在龙椅上。
的确,刚刚听到尉迟运的话语时,他真的很暴躁,很生气,恨不得直接把杨坚叫来,狠狠的训斥他一顿。
但是,这样做有意思么?
有什么意思呢?
事实胜于雄辩,等自己将周国发扬光大,等自己带着兵马狠狠的教训了高伯逸以后,那自然是打了杨坚的脸。到时候,也无须自己对杨坚说什么,一切都是明白摆在那里的。
而现在,说什么都是没有说服力的,还不如当做没有听过尉迟运这番话。宇文邕想起自己的父亲宇文泰,当年邙山之战后,也是被高欢打得几乎全军覆没。
最后不也挺过来了么?
为什么现在胜负未分,自己就感觉要顶不住了呢?
“朕就是不信,朕不会输的!”
宇文邕握紧拳头,暂时决定放过杨坚。现在多事之秋,杨坚的作用很大,实在是不可或缺。等缓过来以后,他会找个机会好好惩戒一下自己这位“妹夫”的。
……
峰山试验场里,高伯逸走到李达扔出去的那枚红色陶罐旁边,将其捡起来说道:“这个是训练弹,虽然要点燃引信,但里面装的是陶片和石灰,不会爆的。”
不投试验弹,一开始上实弹。哪怕是现代军队,也没有这么整的。之前高伯逸不过是想看看所谓神策军精锐的心理素质如何。
现在看来,他们还真是得练。其实很多小细节都能看出,今日一定不会投实弹,要不高伯逸怎么会让郑敏敏在一旁坐好做记录呢?
在高伯逸看来,这里到处都是破绽,可李达等人愣是没看出来!
果然,丘八是不需要脑子的。
阿妹你看的国球是橄榄球。所谓橄榄球的本质,就是一个四分卫,指挥全队冲刺得分。像是《阿甘》里面傻乎乎的阿甘只会跑就能读大学,那是因为背后有一个背了整本战术手册的四分卫临阵指挥!
这种战术,其实暗合中国古代的战争艺术。野战之中,都有一人(除了主将外)压住阵脚。这个人,往往是大军中的二号人物。
他往哪里冲,他会传达什么命令,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代表了主将的命令。要不然,诸葛亮一个人带着些许没脑子的肌肉男就能打仗了,还要那些蜀汉的大将干嘛?
李达之所以被高伯逸死死的按在指挥五百人的都督位置上,就是因为,他不能再指挥更多人了。今日一试,果不其然。
“好了,继续测试。”
高伯逸站到郑敏敏身边,看着那一百个神策军士卒逐个走出来抛陶罐,有了李达的抛砖引玉,倒是真没有人连最近的“黑线”都抛不过。毕竟,平日里练习抛短矛,他们也练过很多遍,现在只是把丢的东西从棍子换成球形物体。
“高都督,这事,挺让人迷惑的呢。”
郑敏敏小声说道。
高伯逸有些诧异的看了这位女秘书一眼。郑敏敏现在知道了很多军国大事,自然也是知道,神策军平日的训练科目是什么。
“晚点你单独跟我说,现在不要走神,好好记录便是。”
高伯逸柔声说道。
一天的抛掷训练结束,李达被告知全员返回邺城,换另外一队神策军士卒前来参训,顿时让这位五大三粗的丘八有些摸不着头脑。
深夜,试验场内用木板临时搭建的工作间内,郑敏敏正在整理白天记录的数据。说是数据,其实不过是一张表格,上面记录了姓名,抛掷的距离,用各色线代替,并非很严谨。
“阿郎,今日的试验,妾身感觉就是在浪费时间,没有一点意义。抛掷训练,乃是神策军日常科目,如果是实战,或许还说得过去。但现在依旧是投掷试验弹,跟平日里训练差别不大,完全没必要到这里来做。”
郑敏敏跟高伯逸接触多了,知道这位平日里很是随性,所以说话也直接了很多。
“不是这样的,我不是在看谁抛得远,而是在统计数据。今日就教你一招。”
高伯逸找了个胡凳,坐到郑敏敏身边,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了“正态分布”四个字。
“军中士卒,身高体型各不相同。我是造军服的人,要造成怎样的尺码,才能让绝大部分人都能用呢?假如说军服不合身可以稍微改一改尺码的话。”
高伯逸说得通俗易懂,郑敏敏也是亲自去过裁缝店量过衣服尺码的,稍微差一点点,或者多一点点,其实都比较好解决,但是不能差太多了。
比如说,军中最矮的一个人,军服就绝不能给最高最胖的人穿。
“只要统计出大部分人的尺码就行了,至于少的那部分人……勒令他们退伍,并且将身高作为招兵的一项硬指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北朝求生实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北朝求生实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