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基本的温饱外,几乎所有收成都会贡献给世家。这些人,在官府的账册里,算是黑户,也可以说是“不是死人的死人”。
他们是不交税的,对国家机器也没有一点贡献。纯粹是世家的“工具人”而已。
现在,宇文邕似乎盯上了这些人,他想做的事情,不是夺回世家的土地,而是“解放”这些黑户,让他们的名字,可以出现在周国各府衙县衙的账册里。
成为交租缴税的子民,也就是进入府兵的“兵池”。
关中现在有的是田地,缺的不过是种田的人而已!
这一点,不止是他看到了,百年前的刘裕,更早些的桓温,其实也都看到了,并且采取了效果尚可的政策。
虽说治标不治本,但也给当时的王朝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当然,高伯逸在高洋还在位的时候,也提出了类似的政策,可惜执行的效果也是差强人意。
想起这些事情,窦毅深深吸了一口气,摊开大纸打算写一封回信,想了半天,却不知道要怎么下笔。
一边是“小舅子”和国家,另外一边是家族里的抱怨,到底要如何选择,大脑和四肢,所作出的决定,是完全相反的。
用高伯逸常说的那句话,就叫做“嘴上说不要,但身体还是很诚实的”。
窦毅是可以一心为国,可是宇文邕却盯着他们家的佃户……这要怎么搞?窦毅要怎么说服自己家族里的人?
可是不这么搞,周军的兵员就弄不到,若是跟齐军在玉璧城周边攻防,你没有兵员,最后只能被对手耗死。
“到底,还是输了啊!”窦毅轻声感慨道。
战争的影响,有时候是立竿见影的,有时候,却是存在时间差的。
宇文邕战败了,狼狈回关中,看似敌人没有追来,看似安全了,实际上,只不过是炸弹延迟爆炸而已。
战败的影响,会慢慢发酵出来,皇帝威信的丧失,兵员的不足,世家暗地里的谋算,等等,这些问题,会一个接一个的来。
以如今齐国内部的整合情况看,周国要想通过边境掳掠人口的方式来解决自身问题,不亚于缘木求鱼。
窦毅想了一整天,也没帮宇文邕想个两全之策。他在心中祈祷,惟愿宇文邕不要头脑发热的搞土断。
喜欢北朝求生实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北朝求生实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