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匪要假借明军之手消耗我大清?
“此番对战,务必要稳扎稳打,吃掉这伙来援的明军。”
毕竟两方作战,有一方势力在背后拱火,甚至为了让两方能够长久厮杀,还不惜下场拉偏架。
只为了让他们双方能够流更多的血,消耗自身的实力。
皇太极出于谨慎的考虑,采取“由远及近,围逼锦州以困之”的渐进策略,稳扎稳进。
为了免使将士长久围城生懈怠之心,他又采取轮班耕种、定期换防的办法。
以三个月为一期,既能使将士得到休息,又能使之保持经久不衰的锐气,以使围困坚持下去。
在实行围锦的初期阶段,即皇太极巡视义、锦后,曾指示清兵可分作两翼,在靠近锦州城的地方驻营。
一则断绝明兵往来之路,一则投诚的明将士或蒙古人便于与清兵联络,一则庄稼成熟之时,清兵易于收获,使明兵不能乘机偷割。
清兵围锦,并非轻而易举。
明兵在宁锦一线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力量。
洪承畴自是看清了皇太极的意图后,奋力反围困,不断出击,不让清兵靠近城前。
同时,援锦的明兵源源出关,向锦州、松山靠拢。
清兵想要把锦州完全围住,不得不攻打各路援军。
特别是锦州城外的据点,更得一个一个的拔除清扫干净。
双方的战斗一直都处于胶着当中。
小规模厮杀异常频繁。
相比于中原大乱,辽东战乱。
贺今朝控制的山陕之地,还多少有些平静的。
唯一让他觉得分外不爽的是,大旱还在继续,甚至出现了蝗灾。
因为两畿、山东、河南、浙江、湖广等地皆是大旱,起了蝗虫。
蝗虫可不管是谁的地盘,只要有吃的,它们就成群结队的来。
幸亏这两年贺今朝一直都在下令全力抗旱,蝗灾不是很严重,但是与之接壤的山西边境都遭了灾。
贺今朝带着郑芝鹏在清明的时候走了一遭河曲县的英灵殿。
同时也看望一群伤残士卒,毕竟能外放当官的都派出去了。
全都是军转干模式。
伤势严重的就花钱养着他们。
河曲县几乎都成了贺今朝原始班底的军城,家属多是住在这里。
郑芝鹏跟着贺今朝走了一圈,就能看得出来,他郑家与贺今朝的操作在哪里。
毕竟海盗这行,真正能做到金盆洗手的没几个。
什么养老不养老的,那都是大老才会考虑的问题。
他们多是想的是发财了衣锦还乡,但多数人都没这个命做到,就会葬身海底。
贺今朝站在河曲县的县城上,瞧着周遭百姓在奋力的灭杀蝗虫,这种玩意繁殖的很快,产的卵也很多。
稍微给它们点生存空间,就能聚起万只。
“贺大帅,连你治下都起了蝗虫,大明各地怕是更难了。”
郑芝鹏一直都在南方,很少看见这种场景。
贺今朝眉头微蹙,百姓对于这种蝗虫捕捉的状态不对,多是徒劳的。
得想个法子。
对于郑芝鹏的话,贺今朝并没有接茬,那是该崇祯以及地方官府去担忧的事。
如今的山陕之地,贺今朝自己都顾不过来自己治下田地问题呢。
“去把神医李庆立叫来。”
贺今朝吩咐了一句。
李庆立是李时珍的嫡系子孙,在锤匪治下把医术发扬光大,在本地享有极大的声誉。
甚至超过了善于治疗瘟疫的吴有性。
毕竟这种事,还是有家传绝学的有经验,能更让人确信。
“大帅,你说蝗虫这玩意能壮阳?”
“不,是你曾祖父李时珍说过。”
李庆立当场愣在原地,这明明就是贺大帅你说的,怎么能放到我曾祖父头上。
那我不成了不肖子孙了?
“大帅,我曾祖父没说过。”
贺今朝看着他道:“说过,此乃你李家的秘方,特地进献给我的。”
李庆立:???
郑芝鹏:???
牛有才:???
“有才,你几个兄弟去外面找几个百姓,买些蝗虫回来,说炸着吃能壮阳,乃是神医李时珍的秘方。”
贺今朝拍了拍自己的胸脯道:“就说大帅我夜御八女有些体虚了,神医李庆立特意送来的秘方,一般人不告诉他,也就是咱们都是军属才会这样说的。”
“是。”
牛有成对于贺今朝的命令是坚决执行。
李庆立双眼无神,这下子自己真成不肖子孙了。
郑芝鹏看着贺今朝,好歹算是占据半壁江山的人,就这么自己往自己身上泼脏水?
历代皇帝都恨不得自己是个圣人,身上一点缺点都没有。
怎么到贺今朝这里什么都不在乎了。
“这能行吗?”李庆立想要做出最后的努力:“大帅,万一这偏方不管用,那我曾祖父的名声岂不是要遭了?”
“不会,我说管用,手下的人也说管用,说不管用的人,只能是他自己身体真不行,一般男人都不会承认自己身体真不行的,特别是在一群男人面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驿卒开始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驿卒开始当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