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若是走川东,贺今朝还真没辙。
只不过他那波人无法通过重庆罢了。
无论是陈士奇还是李定国都不会允许他夺取重庆,成为坐地炮。
贺今朝觉得张献忠很可能会铤而走险,谁让自己拒绝了他,那他就偏要引火上身,烧到锤匪的家门口。
这种事,他们是做得出来的。
死道友不死贫道。
大家都是一样的想法,就看谁能更加没有底线,做的更过分罢了。
“姐夫,那蒸汽机可有进展?”
贺今朝的询问让姐夫愣了一下,随即又摇头,这玩意从零到一确实是有些困难。
毕竟总是盯着水壶烧开水,把壶盖顶起来,还有什么橡胶之类的材料,真的是有些困难。
牛筋等捣烂了,没有太好的效果。
“倒是也不着急,这种技术活只要突破了一,后面也就好开展了许多。”
贺今朝又安抚觉得无所谓,慢慢研究去吧。
总归是有开头就行,这道任务也都让锤匪治下学堂里的学生去思考了。
有了这种环境,万一有那么一两个天才,也都是说不准的事。
反正罗马又不是一天建成的。
“主公,四川那边刚送上来的文书,镇雄、乌撒、东川三府都派人去接壤的贵州、云南等土司,
宣扬交流我锤匪的政策,不声不响的安插进去。”
“嗯。”
听着杨玉休的汇报,贺今朝应了一声。
那些深山老林的地界,着实的不利于火炮的推进,能够利用己方政策拉拢一部分人也好,至少做出了分化举动。
到时候拉拢的差不多,没有多大的进展后,也就能抽出时间,再去打一批不老实的土司。
剩下的便是沉默随大流的那波人,就更好办了。
云南的沐王爷,10岁就继位了,他爹在崇祯元年暴死。
总兵事务只能由云南巡抚代摄,府内事务则由其母陈太夫人及管家阮氏兄弟主持。
这么多年,沐天波都没有“亲政”呢。
云南也由于“主幼母强”,整个沐王府以及官场皆是混乱不堪,土司多有叛乱。
纵然贺今朝派人去与土司勾结,沐王府也没什么时间去处理。
叛乱的土司多了去了,再多几个,又算得了什么?
只要大明的天不翻,他们依旧是世袭的黔国公。
再说了,无论是清军入塞,还是流寇肆虐,谁他妈的愿意去云南那吃蘑孤还容易中毒的地界去啊?
所以沐王府的人都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富贵日子。
土司叛乱,自从沐英到云南之后,每代黔国公都会经历的事。
所以属实是没有什么可着急的。
至于四川等地闹了锤匪,关我云南何事?
关我沐王府何事?
都是四川的官员去应对。
最重要的是云南这的路,根本就不好走。
许多人也受不住这里的气候,时不时有毒瘴气,就能让大批人死的悄无声息。
纵然是诸葛亮小心谨慎征孟获,依旧有汉军士卒中招。
至于贵州那地界的土司,更是叛乱的常客了,万历三大仗之一,就是发生在贵州。
如今又有成规模的人反对大明,贵州的土司巴不得继续造反呢!
他们听说那贺今朝屠戮了数万川中官兵,连秦良玉的儿子马祥麟都被打死了,秦良玉麾下的白杆兵也全军覆没,更是有不少贵州土司主动要抱锤匪的大腿。
无论是谁要造大明的反,我贵州土司都要帮帮场子。
大明的改土归流只是个基础,并没有完成,故而土司对于大明并没有多少忠心。
像秦良玉这种率领的土司,在大明着实是太少见了。
吉珪给张献忠写了封回信,请贺今朝过目。
贺今朝读过之后,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真不是他不想打仗,而是天灾严重,还需要广积粮草。
否则就算出兵湖广河南等地,占据了广大土地,又能做些什么?
河南、湖广等产粮大地,也因为流寇、兵灾、天灾搞得消耗一空。
前期得填补多少进去?
那么多嗷嗷待哺的百姓,都伸手向你锤匪要粮吃。
你都不能让他们吃饱,他们凭什么要在你锤匪治下当“安安饿殍”呢?
崇祯年间的特大旱灾已经持续了两年之久。
以河南为中心,向华北横向辐射。
是往前翻阅史书,五百年未有的大灾。
山陕之地歉收,看样子还会继续持续下去。
这一波要比天启崇祯交替时候还要严重。
这也是张献忠想要自己屯田的一些原因,再不种地,想抢都没地方抢去。
左良玉追击张献忠,军中粮食只够吃两天,以至于挨饿行军。
贺今朝那套大炮祈雨稳定人心的手段,都没什么作用。
好在前几年发展不错,百姓家里有余粮,不至于挨饿,又有四川产粮之地,收了三茬,极大的缓解锤匪目前的粮食压力。
但真要动兵,地方是能轻易占据,但人口也得挨饿,不如不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驿卒开始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驿卒开始当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