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乐小声询问了一句,毕竟在他看来,这里当真是危险的很。
贺今朝的凶悍程度,绝非他能够抵御的住的。
曹文诏那么悍勇的人,几次三番的栽在贺今朝的手中,尽管他死了,但祖大乐倒是有些畏惧贺今朝会因为高迎祥直冲京师。
如此他们便从可以合作的伙伴,变成了相互厮杀。
按照皇帝的观念,他们这些勤王师指定不能入城防守,而是放在野外与锤匪交战。
那谁打的过啊?
李重镇等人皆是再说咱们离的远些,清军一走,他们与锤匪之间关系就变得敌对起来。
吴国俊对此丝毫不担心,他只是在想贺今朝一旦要进攻京师,自己该如何配合!
要是有机会给他开门,直接夺了皇宫内的位置,那也不是不可以,最重要的是得卖个好价钱。
没过一会王鹏便赶回来,在吴国俊耳边说了一遭。
众人都在等待最终结果。
“方才打探了一二,锤匪准备撤军,我等便可以顺势收复昌平城了。”
吴国俊也没瞒着,直接说出来,省的大家紧张兮兮的。
“他要走?”
“贺今朝真走?”
祖大乐等人先是松了口气又继续确认最终的消息。
“目前得到的消息是这样,咱们还需小心一些,免得贺今朝他说话不算话,是在诓骗咱们。”
吴国俊对于解释了一遭,祖大乐倒是相信这件事是真的了。
贺今朝他虽说是来营救高迎祥的,奈何高迎祥都进京了,他才领兵到这。
难不成真要带着这点人去强攻紫禁城?
他想都不要想,到时候内外夹击什么的,也都是说不准的事。
但关宁军的几个头头也都看出来了,靖辽伯吴国俊与锤匪贺今朝之间的关系匪浅。
吴国俊也松了口气,清军退走他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至于被掳掠走的百姓,能不能被解救,根本就不关他的事。
热闹一时的京畿开始变得落寞起来。
八月末,贺今朝带着掳掠来的百姓迅速西归。
九月一日,阿济格探听消息后,发现并没有热闹可看。
贺今朝也不会去进攻京师给他们掩护撤军,故而率领全军奔冷口东归。
这个时候,明军总指挥张凤翼也得到消息,贺今朝被吴国俊驱逐,自是不肯让他独美于前。
大明督师张凤翼与总督梁廷栋一前一后,尾随清军,不敢接战以及阻挠。
张凤翼屯兵迁安,听从麾下谋士献上的策略,固垒自守。
阿济格携带掠取的大批人和牲畜从容出冷口,他们皆是身着华服,奏乐凯旋。
还砍了塞上的松柏刻字,叫大明的官军别送了。
扔在道路之上,以此来嘲笑明廷的大小官吏。
清军大批人马满载战利品,走了四天才走干净。
高起潜估摸清军都走干净了,这才派遣士卒追击,然后向崇祯报捷。
“大军斩敌三级。”
崇祯得到消息后,气得大骂。
追击这么就,就斩敌三个?
这三个人头还稍微有些存疑,是不是真的鞑子脑袋。
张凤翼、梁廷栋二人身负重任,且畏敌如虎,不敢交战,致使京畿附近残破。
清军劫掠完之后,锤匪也来劫掠。
然后两方争先逃窜,那么多的勤王师,没有一个人敢于上前与之厮杀。
是何道理?
最主要的就是这两个领头的人,丢了大明的脸面。
所以张、梁二人屡次遭到了言官的弹劾,他们二人自知躲不过这一刀。
接到消息的第二天,张凤翼就加大计量,服毒自尽了。
十天后,梁廷栋吃大黄也终于吃死了!
但是崇祯仍旧没有打算放过他们,事没有办成,想要一死了之,还要我给你们身后名?
想的美!
朝廷便给他们定了罪,将张凤翼罢官,梁廷栋处死!
因为他们先死,所以免去了罢官和刀斧的惩罚,无论是身后名还是该有的待遇,通通都没有。
此番阿济格突袭京城,纵兵突袭京畿,甚至连大明皇帝的陵寝都给破坏了,明军依旧按兵不动。
即使是有机可以击溃清军,诸如吴国俊那种处理,但他们仍旧不敢出战。
纵然是祖大寿带队也无计可施。
由此可见,大明对于大清的战争,这个时节就完全处于守势,在兵力、财力方面上也逐渐失去了优势。
更不用说明军的指挥系统也陷入了混乱当中。
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崇祯还是他下面的谋臣们,都想着是如何推卸责任,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特别是有些聪明人看出来清军只想劫掠,便任由他们劫掠了。
总之不去攻打北京城,夺了皇帝鸟位,都好说。
甚至进一步说,清军劫掠劫掠的也不是我的家产,着什么急啊?
崇祯以宦官为心腹,行使监军大全。
不但使得文武将吏难以施展各自的才能,同样也不想在他们的手底下打仗。
太监可比文官还会抢功呢,他们要把功劳抢在手里,去让皇帝高兴,至于什么钱财,只有他们收孝顺的份,从来没有往外撒的时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驿卒开始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驿卒开始当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