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我提议为咱们兵团和惠农又有了新的合作干一杯!”罗文华也很高兴,他们也想早点用上更好的机械,可惜兵团现在还比较困难,没办法给陈学赓提供更多帮助,现在好了,财大气粗的惠农来了,第一笔就给了陈学赓一百万的研究经费,这下他终于可以把精力都集中到研究上了。
“干!”众人一起碰杯之后,李未又撒了一波钱,给xj境内的大中专院校,比如石河子大学、xj农业大学、塔里木农垦大学等等都捐了一些钱,一笔作为奖学金,奖励那些在农业相关领域表现优异的学生,另一笔则跟给吴明珠、陈学赓的一样,拿去给农业领域的老师做研究用。
现代化的农业最终依靠的都是科技,所以这些人才是惠农发展的坚实基础,可惜因为种种原因,这些人才现在还没办法获得良好的研究环境,好在李未现在有的是钱,总算能稍微弥补一点儿这方面的遗憾。
消息传开后,区里的领导也来了,对李未是万分感谢,邀请他去各个高校发表演讲,现场签署捐赠协议,协议签署刚结束,李未就现场把支票转交给学校领导,这下区里的领导就更高兴了。
领导找他过来可不只是为了要捐款,xj现在有大量的企业和项目都需要投资,所以他们还想李未能多投几个项目,至于政策方面自然是一路开绿灯,李未的好意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首先,因为惠农在石河子那边承包土地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再加上这几年政策又有放松,所以区里便拿出了大量土地交给惠农承包,这些都是很好的土地,只是还没有开发好,等到手之后还需要打井、平整土地、修筑灌既沟、种植防风林把生地变成熟地,然后购买机械、种子、化肥、农药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大笔大笔投资的,区里现在实在是拿不出这个钱,就只能交给惠农来做了。
至于那些工业项目,矿产资源这方面他不打算介入,但还有很多和农业有关的产业可以做,尤其是那些和农产品深加工有关的,比如xj盛产杏子,而鹿乡市那边的食品厂,由于原材料供应已经达到瓶颈,暂时无力扩张,那么完全可以来xj开个分厂,利用这里充裕的杏子资源生产更多的杏仁露和杏子酱。
还有xj也盛产西红柿,可以拿来生产番茄酱,王大东可是念叨这个好久了,国内生产的番茄酱暂时还达不到肯德基的标准,从国外进口的话成本又太高,他早就盼着李未能做出符合肯德基标准的番茄酱,这样的话他就能继续降低肯德基在国内乃至整个东亚的运营成本了。
这个项目李未不打算自己搞,他计划拉上中粮一起,碰巧宁浩现在正好在xj处理一家国有草场的产权变化问题,打算把这家草场纳入中粮旗下,然后和李未一起生产乳制品,于是李未便拉上宁浩去了焉耆。
焉耆县位于天山南麓焉耆盆地腹心,和乌市的直线距离只有二百多公里,但是因为天山和沙漠的阻碍以及道路路况的问题,开车需要七八个小时才能到,好在沿途的风景还不错,路上也不至于太无聊。
区里派来陪同他们考察的干部很有水平,还给他们讲起了焉耆的历史典故,从《汉书》、《史记》一直说到《大唐西域记》,俩人是听得津津有味,中途休息的时候,在路边吃了顿大盘鸡,这道菜是从沙湾传出来的,现在已经成了xj美食的代名词,新鲜的鸡块和软糯的土豆混合在一起,味道非常诱人。
等到了焉耆,当地领导已经在县界等着迎接了,接上他们之后到了县城,先请他们稍微在招待所休息一会儿,然后就开始吃饭,饭桌上有几道菜引起了宁浩的兴趣,“咦,你们这个西红柿确实好吃,甘甜爽口,比我在京城吃的好多了!”
“我们xj嘛,有句俗话叫做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锅炉吃西瓜,说的就是我们这里的气候温差比较大,科学家都说了,这种气候适合西红柿积累糖分,所以种出来的西红柿味道歹得很!歹得很!”焉耆的干部操着一口带有浓重口音的普通话给他们介绍。
随行的农垦科学院的番茄育种专家李艳进行了更加专业的介绍,“焉耆盆地的地理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是世界少有的适宜种植番茄的地区;天山的雪水自然汇聚于此,盆地的土壤富含硒元素,再加上全天16小时的光照时间,孕育出的番茄品种自然不凡;与全球其他优质产区的番茄相比,xj番茄色泽红润,饱满亮丽,入口甘甜爽口。”
“这里从八十年代就开始种植番茄,亩产最高可以达到六吨,但是因为交通不便还有缺乏深加工技术,始终没办法发挥焉耆的优势,番茄种植规模也一直没办法扩大,当地老百姓只能眼睁睁看着赚钱的机会从眼前熘走!现在李董和宁总来了,我们总算是看到希望了,如果中粮和惠农愿意在焉耆设厂做番茄深加工产品,那么我们的好日子就来了!”当地领导殷切地看着他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