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细胞构成的大脑内部藏着一个非物质的“心灵”,上面装载着人的自我人格。
在经过某种不可知的转变以后,外部世界形而下的物质信息被转化为心灵内部形而上的信息,成为了人的意识观察到的世界。
这种意识模型强调了一个唯一的、连续的自我。
所有的外部信息都要被汇集到大脑中一个特定的终点,那里是比血肉大脑更终极、更本质的心灵所在之处。
与这种认知对应的就是人类对于时间流逝的常识经验。
地球、银河、宇宙也可以像是人的自我意识一样被简化为时空中的一个点状观察者。
客观上存在着一条稳定向前流动的唯一时间线,整个宇宙有着唯一特定的叙事。
但事实上,宇宙没有唯一的时间线,也没有所谓的心灵信息与物质信息之分。
心灵就是物质,两者之间没有二元对立的关系,不存在神秘的“笛卡尔剧场”将心灵与物质泾渭分明地彼此隔离。
与笛卡尔剧场不同的另一个解释则是意识的多重草稿模型。
人的头脑中有多个并行编写着的叙事流,它们相互竞争,在某个时刻胜出的那一个,成为那个时刻的意识内容。
这种意识诠释就如同多世界诠释一样,人类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稳定经典力学宇宙,其实只是所有量子平行宇宙中概率最大的那些世界。
将这种对于宇宙的认知应用在人的主观意识上,在观察者的内部,存在多个彼此并行、没有高下之分的叙事流。
这些叙事流就像是接近奇点的量子泡沫一般混沌无序,永不停歇地跳跃变化,彼此争斗。
其中胜出的那些叙事流成为了人的主观意识,构成了人类稳定连续的时间经验。
每一个视点、每一个奇点宇宙,都是一个特定的叙事流。
少年正在遍历自己体内这些并行的叙事流,试图从它们之中整合出一个唯一的自我意识。
按照少年的判断标准,普通人的四肢内脏、骨骼血液都只是附着在自己身上的外物,是可以被人的意识操控使用的外部道具。
真正称得上完全属于一个人的自我,可以被归属为【我】的存在,只有那每秒不足1亿比特的信息量。
被这部分信息所影响的神经细胞、由千亿神经元构成的血肉大脑,同样也是不属于自身的外物。
所谓的自我,必须是能被【我】完全认知、理解、掌控的东西。
凡是未知的信息,都是不属于自身的外物,是来自于外部世界的输入。
同时,正是来自外部世界的信息输入,让人的自我意识拥有了对未知与随机性的主观感受,证实了客观存在的外部世界。
赤红色的眼瞳中火焰略微暗淡,少年望着镜中的自己,声音平静地低声道:
“失败了。”
试图整合体内所有奇点宇宙的叙事流,构造稳定唯一自我意识的尝试失败了。
叙事流,其中的流指的便是如同水流一般永不停歇的运动状态。
生存在少年体内无数奇点宇宙内部的生灵,不论是有限的凡人还是跨入无穷领域的神,他们都在探索着自己所在的无限广阔的世界,在其中经历了无穷岁月的流逝。
但这种时间的流逝与万物的变化只存在于那些尚未跨过第二层不可达界限,意识依旧是离散状态的弱小生灵身上。
在少年的眼中,这些奇点宇宙的状态用一潭死水都不足以形容,只是一堆静止不动的冰冷死物。
生命存在于有序与无序之间,混乱无序的本质是无知,源于未知的信息。
少年的身体处于绝对有序的永恒状态,每一个比特的信息都是确定的,没有给随机性留下丝毫余地。
与凡人无可避免的衰老死亡不同,他的身体不是不够稳定,而是太过稳定了。
他的体内没有运动的叙事流,因此少年便无法整合唯一的自我意识。
这种静止状态的根源是少年的身体并没有接收到来自外部世界的未知信息输入。
少年此刻似乎是在思考,但这种思考只是一种假象,是以狭窄有限的视角去观察他的某些侧面带来的一种错觉。
所有生灵经历的过去、现在、未来,他们体验到的美好与丑陋、快乐与痛苦,全部都被少年的思想所容纳,只是属于少年那已知的自我的一部分。
他是由玻璃罐世界中的全体生灵彼此融合,最终诞生的那个最强大的终极观察者。
在这里,在自己的身体内部,他找不到『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
望着镜子中代表着完美本身的面孔,少年对着自己道出了疑问:
“我应该是完美的,占尽了所有的可能性,是无缺无漏的完全存在。”
“不,我真的是完美无缺的吗?”
“我并不能证明这一点,我不仅无法证明自己是完全的,我连证明自身的无矛盾性都做不到。”
“我无法给出『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触手怪的宇宙之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触手怪的宇宙之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