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和急于怀上的石香姑鼓掌都有些懈怠了。
不过随着福康安麾下的大军撤出了广东,粤北、粤东、粤西,还有广州府、惠州府下各县纷纷挂上了日月旗。
这广东一省之地就已经名义上归属于大明了——当然只是名义上,因为除了广州府、肇庆府、韶州府。
粤东北和粤东的嘉应州和潮州,还有惠州府的大部分地方,以及粤西的罗定州、高州府、雷州府、廉州府都是天地会的好汉们“解放”的。
除此之外。
现在还隶属于广东的琼州府由于隔着一道海峡,暂时还属于大清琼州知府治下,不过这琼州府在无法得到大清的水师援助的情况下。
最后归降大明也只是时间问题。
如此一来。
整个广东就基本上归于明王麾下。
虽只是天下一隅。
但整个广东也是有着一千八百万人口的大省。
在人口数上也只是比江南诸省少了一点而已。
比起北方诸省和西南诸省、
广东的人口已经是相当的稠密了。
朱道桦这个新的大明朝和历史上的那些新王朝都不太一样。
他拿下广东并未经过多少大战,广东人口也没有什么损失。
历史上那些经过了连番大战导致人口急剧下降,到了王朝建立的时候已经是地广人稀,人地矛盾在战争过后空前减轻,王朝得以休养生息,发展人口,国力稳步提升,随着人口增加,人均土地减少,人地矛盾再次空前尖锐的时候,王朝就该到了灭亡的时刻了...
这就是中华历史上治乱循环的魔咒。
而这一次,因为明军战力太强了。
双方完全没有打成拉锯战导致人口大量减少的条件——事实上朱明王也最不希望打成消耗人口的拉锯战。
消灭满清只是一个小目标。
关键是怎么利用中华此时将近四万万的人口,尽可能的占据更多的地盘。
为后世的中华占据更多生存的空间。
如果一场明清大战下来就损失大量人口。
这可真的得不偿失。
所以朱老板没有立刻整合各地天地会堂口,大肆扩军,挥师北上也是有担心各地大战起来之后导致人口急剧减少的担忧——这些人口未来可都是用来填充各地殖民地的。
怎么能浪费在国内战争之中呢。
“王上,罗总督一行人到了。”
“有请!再把顾松、钱横、海军部尚书张洪、陆军部尚书赵四、总参谋部总顾问拿破仑先生等一并请来。”
罗芳伯、叶道奇、顾松、钱横,这就算是朱道桦身边的几个臭皮匠了。
现在随着朱道桦入主广州,这些臭皮匠的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远超出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
“对了,把赵温和薛思源也请来。”
朱道桦略微思考,补充道。
赵温和薛思源是降官。
而且这大清的官肯定也是贪的。
如果朱道桦有道德洁癖,怕是不会怎么搭理。
但是朱道桦到了现在这个地位,思考问题已经不再从单纯的道德、人品来思考了。
他需要让自己有更多的政治上的思考。
这整个汉地的地主士大夫,文人阶级基本都是在为清朝做官。
难道自己能够把这样一个庞大的掌握了绝部分的汉地的土地的阶级排除在政权之外?
先别说现在的中华绝大不部分的文化人都是这个阶级的。
就说他们的人数,和掌握的资源。
如果处理不善。
那就是给自己制造了一个非常麻烦的敌人。
相反。
如果能对这个阶级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
他们就极有可能成为推动整个中华步入工业化的积极力量——实际上,后世的发达国家,除了那些经历过殖民时代的殖民国家之外,后发的发达经济体,基本上都是儒家文化圈的国家或地区。
这充分说明事实上儒家文化是可以被改造成适应工业化的底层文化的。
而且朱道桦在这段时间也仔细研究过儒家的文化的发展——这就是一个随着君王的要求而不断变化的东西。
让孔夫子来看现在的清儒,别的不说,光是看到这些人脑子后面的辫子,孔夫子就要你朝闻道,夕死可矣了——早上看到,晚上才让你死都算孔夫子仁慈。
皇帝掌握科举,科举要考什么,那儒生就会去学什么——这样的制度对于皇帝而言简直是爽的没边了。
朱老板在科举上掺杂亿点点私货还不简单么。
因此朱道桦也不可能排斥这些清朝的降臣。
他们在未来的新大明也必然是有一席之地的。
“还有十三行的伍敦元、卢继光、潘绍光等人,高要伍家族正伍秉道、三水陈家族正陈正恩、香山叶家族正叶文鲲等也一并叫来。”
明王府的文武高官、投降的清朝官员代表、商人代表、最先投靠大明的三家广东大宗的族正济济一堂。
这一场闭门会议,自然是要确定未来广东的诸多事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