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女性在二战的过程中的就业数量增长的十分快,上文已经说到,美国的女性在二战前进入工作的也不过是女性比例的不到百分之三十,但是在二战的过程中,女性劳动力的增长速度飞快,到了1945年,就已经占了全社会的劳动力的百分之三十六!从这里,我们可以显而易见的看出,原本被鄙视的已婚妇女慢慢的受到雇主的喜欢,而在之前,已婚女性就业甚至是社会的大忌!除此之外,在二战的过程中,不少的女性因为男性劳动力的不足而进入了原本只有男性才能够进入的岗位,比如说军工厂,在此之前,进入军工厂是男性的“殊荣”。除此之外,原本文职就是不少女性的主要工作岗位,现在则更是,美国女性中有将近百分之七十的女性从事文职,甚至是能够进入政府。都知道美国是多种族、多民族所组成的国家,其中地位最高的是白人人群,白人鄙视其余的印第安人和非洲裔,觉得这些人是低白人一等的,这些人的生活本身就十分的困难,更不用说妇女了。而二战的爆发却打破了这种隔阂,将原本只能够从事最底层最脏累的活的黑人以及印第安妇女能够获得新的就业机会,可以说二战也带给这些受歧视种族妇女重新生活的希望。她们的工作从原本的以家佣为主变成了可以自由择业,虽然说歧视依旧存在,但是比之前的现象已经好很多了。凡事都有利弊,二战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希望。这场灾难的诞生,让人们学会了反思,反思自己曾经的过错,反思自己原本的不足;当然也学会了站在团结与平等对待的情况下看待问题——不止是男性之间的团结与平等,更是男女两个性别之间的。在二战中,更多的男性死于战场,在劳动力严重不足的背景下大规模的启用了女性。而在战争之下,全国人们众志成城,男性拿下了原有的执拗与偏见,放下了包袱与女性一起共同为国效力,抵御法西斯。在此过程中,男性们也见识到了女性的作用,认识到男性很多能够担当的,女性也能——而这种观念的改善,也是女性地位能够得到变革式提升最为直接的原因。
但在卡特工作的时间段,她的确不被重视,甚至是被歧视,在战争之中,她跟随着史蒂夫转战整个欧陆,结果战争结束了,她被安排进了办公室,做了一个后勤文员,虽然工资待遇很高,但也仅此而已了。
这是卡特绝对无法容忍的,她有自己的野心,所以她利用了自己美队遗孀的身份,开始划拉各种资源,让自己能够在那个男权至上的社会脱颖而出。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似乎只记住了自己是美队遗孀这个身份,反而忽略了自身的努力。
就好像一个富二代创业,甭管他有多成功,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哦,靠他那个富豪老爸。
对他自身的能力如何并没什么人关注。
这让卡特感觉非常的糟糕,所以除了在创业初期,她顶着这个头衔到处抛头露面之后,她就隐藏起来,很少对外提及这个头衔,当然这玩意不是你不提,就不存在的。
贴标签是人类的通性。
人际交往中,对于主体权的争夺总是难以避免,谁也不希望作为客体,被审视,被指指点点的。“评价他人”或“定义他人”,就是一种很常见的争夺主体权的行为。评价的一方把自己放在主体的位置上,把对方放在“被评价,被审视”这样客体的位置上,这种微妙的权力游戏在人际交往中屡见不鲜。像是自恋型人格障碍(NPD),或者带有NPD倾向的自恋者们,这样的人自带特权感,所以他们自然而然要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占据主体的位置,把对方看作客体。对NPD来说,“贴标签”贴得对不对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给其他人“贴标签”的过程中,强调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强调了他们在上的等级。另外,当我们在面对错误的评价,面对一个和自己不相符的标签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想要自证。但这种自证的行为,在无形中强化了对方的主体地位,仿佛是在默许他们有权作为主体对我们进行评价。每当我们试图自证,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自己是客体,默认了对方可以作为主体来评判我们。而且,这种自证的行为往往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负面情绪,因为对方可能会借此机会进一步攻击我们的弱点。因此,面对这些标签,我们不必过于在意其具体内容,而是应当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动机和意图。
另外卡特不愿意提及这个身份的原因,就相对来说单纯许多。
那就是对史蒂夫的感情。
事情有时候,就是这样,如果当初美队真的赶上了舞会,两人或许会走到一起,或许不会……但绝对没有那么刻骨铭心,因为遗憾,所以被珍视。
每个人都怀恋初恋,即便每个人的初恋其实并不都是那么的激烈美好。
但人是会美化回忆的,特别是那种遗憾,特别会被美化。
许久等不来的舞会,和接踵而至的噩耗。
让一段战火中孕育出来的感情直接升华了。
也让卡特一辈子都陷入其中。
每一次想起,都会造成阵阵涟漪,苦涩中夹杂着美好,遗憾中夹杂着怀恋。
每一次想起,会甜蜜,更会心痛。
就像一个伤口,不去触碰它,它都会隐隐的发痒,更何况去撕开它!
痛彻心扉啊!
卡特不喜欢这个身份!不享受这份崇拜和荣光!
(本章完)
喜欢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