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申海跳球成功,薛城拿到球后,快速传到王雷手中。
第一次面对吴清源的防守,王雷明显赶到了相较安民浩而言更为强烈的压迫感。
察觉到眼前的这支“U19”可能要比之前的U19更强,王雷心下多了些许小心。
抬手示意薛城高位挡拆后,王雷打了个手势,整个团队开始移动——正是他们之前演练过的战术。
现在场上的五人搭配,王雷十分熟悉,因为这个阵容曾在一周中,多次出现。
虽然不知道古风的盘算,但王雷有预感,这一定是古风比较喜欢的搭配。
因此,在昨天这个搭配再次出现时,他非常用心地将五个人聚集在一起,认真探讨了训练中的几个战术。
自从U17组队以来,王雷和王昱习惯性地在每天补习完功课后,探讨一下当天训练中练到的战术。
而通过近一个月的战术素养课,他们都对战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所谓战术,教练的安排是首选,但场上的状况瞬息万变,所以,身为组织后卫,必须有对战术更为深刻的解读。无论是背后的战术目的,还是达成目的的变种手段,都是他们在训练中以及训练后不断思考、精进的部分。
——这就是他和王昱达成共识的部分。
从小,王立中就跟他们说,一号位就是球场上的大脑,是全队的指挥官,要想到所有人——包括对手——前面。
在进入国青队之前,他们都把成为球队大脑当成骄傲的资本,而进入国青队之后,面对在各个位置上都十分优秀,且打球十分聪颖的队友时,他们才真正明白:一号位并不是炫耀的资本,而是一种责任。
不可推卸的责任。
薛城的挡,很扎实,王雷成功地摆脱了吴清源的防守。
但很快王雷发现,跟防薛城的白子冯并没有贴防薛城,而是好巧不巧地站在了他的传球线路上。
刚刚地战术,以薛城的掩护为起点,以林耀阳左底角落位伺机而动、申海反跑上提为必要,直接制造四个进攻机会,屈霆则留在篮下保护篮板。
而现在,就因为白子冯的特殊站位,直接将四个得分点,变成了唯一。
申海见白子冯挡在自己提到高位的必经之路上,下意识无限向底线贴近,然后示意底角的林耀阳溜底线。
就这样,硬生生帮助林耀阳甩掉防守,创造出了第二个得分点。
薛城的计划进行地最丝滑,挡拆之后,转身纵切进禁区,空空荡荡。
王雷在两个得分点中,选择把球传到了离自己最近,与自己之间只隔着一个白子冯半个身位的薛城手里。
薛城转身才发现自己的机会最好,意外之下,弯腰捡回被白子冯的指尖碰到变了方向的篮球,转身进攻。
但只是弯腰捡球的功夫,白子冯和吴清源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已经默契地找回了自己的防守位置。
面对跟自己差不多高,但是明显比自己壮了一圈的白子冯,薛城非常理智的将球传到尚有空位的林耀阳手中。
篮球三倒两倒,时间已经几近走完,林耀阳面对已经扑到自己面前的曾世博,没有办法再做球,只能选择强攻。
扛着封道鼻子尖儿上的封盖,林耀阳极致后仰跳投,但篮球仍然弹框而出,计时器也刚好走到零。
第一次进攻,只因为一个白子冯的站位选择,打乱了一切计划。
与此同时,吴清源与白子冯的防守配合也不容忽视。
王雷多看了两人一眼,快速回防。
耳边想起申海的鼓励:“对手不简单,咱们不能掉以轻心。”
“放心海哥,我记吃也记打!”
林耀阳这个吃货的一句俏皮话很好地舒缓了进攻失利的郁闷,王雷也适时鼓励道:“才刚开始,防一个!咱打回来!”
“好!”众人回应。
对面,白子冯将球发出,吴清源接球后,与身边的杨帆和白子冯讨论着。
“我说,对方就两个外线,咱要不整点儿新颖的。”
听见队长又要使坏,把杨帆激动坏了。
“艾玛,我可太怀念队长你使坏了!小耗子都没学到你的皮毛!”
“我都行。”白子冯一直在战术这件事上没什么野心,但他的执行力却是全队最值得信赖的。
“成,老白你去把李猛给我喊出来,然后咱这样儿……”
八秒钟的推进时间,被吴清源掌握的刚刚好,踩着裁判没挥出去的第三根手指头,踏过了中线。
当他踏过中线,已经站好内线位置的刘猛和白子冯快速向三分线外移动,防守他们的薛城和屈霆不得不对此作出反应。
薛城毫无疑问地追放出来,他有心理准备,毕竟他防守的应该是对方的小前锋,外线才是对方的战场。
而屈霆则做出了不同的应对。
他站在三秒区外一步的位置,卡在白子冯和篮筐之间——面对两米零二的白子冯,屈霆认为这样的防守距离,是最容易策应全队防守变阵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上场为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上场为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