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作为历史悠久的一个部门,又是在中国这样文化深厚的国家,的确是一个非常非常清贵的部门。
然而清贵就意味着其实没啥特别的地位。礼部里面最重要的两件差事,一件是负责科举。一件是负责各种大典。把政工归于礼部,这可就有点不伦不类的味道。
霍崇知道钱清便是聪明,却也从未见过现代国家的部门。索性将自己的打算讲给钱清听,“我准备取消礼部之外的各部,只留下礼部这一个称呼。以凸显礼部的重要性。”
“竟然是这样?”钱清明白过来。现在各部当中都对于政工人员没啥热情,而且政工人员还有个问题,就是他们本身的职权。很多人是把政工人员看成监军之类的职务,实际上政工人员本身是要承担工作。这就造成了非政工人员觉得政工人员的工作是敷衍了事,而政工人员则认为自己干的那么多,却没能得到相应的尊重与权限。
“废除五部,只留下礼部。礼部里面也不再是官职,而是一种认同……说白了就是结党。不过历史上的结党,都是以私人集团或者地域人员结党。礼部则是以政治理念结党,凡是认同我们理念的,就要被培养成为礼部的人员。而且礼部并非是官身,而是另外的身份,譬如,礼部成员,得每个月交费。”
“……这,这不合礼数吧?”
“交费并非是收礼,而是用这钱组织学习。场地,礼部人员……”霍崇稍微解释了几句之后,突然想明白了钱清的疑惑在哪里,“你这还是以为礼部是官身,礼部不是官身,而是一种认证。而且你以为礼部的人数要达到全天下人当中的多少?你说说比例。”
钱清思忖了好一阵才明白过来,试探着说道:“若是懂得道理的,不说万里挑一,也得千里挑一吧。”
“错!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全天下能够二十个里面挑一个。若非如此,哪里能将我等的理念普及下去……”
钱清整个人都呆住了,即便跟着霍崇十几年,钱清也没办法想象二十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是礼部的人,这样的礼部会是个什么模样。
不过跟着霍崇见识了这么多事情,钱清果断答道:“先生,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不过先生怎么想,我就会为先生做。”
先得到了钱清的支持,霍崇很满意,“很好。我等就先召开委员会议,把拆分五部的事情提出来。”
与霍崇想的差不多,委员会里面对于拆分五部非常支持。更多的部门就意味着更多的职位,如果只有六部,就只有六位尚书与六位侍郎。拆分成十几个部,就有了十几位尚书与几十位侍郎。这吸引力是极大的。
甚至礼部本身也遭到了拆分。原本负责科举的部分也拆分出来,成了教育部。
这帮委员会的家伙们并没有意识到霍崇留下礼部的想法,甚至连私下碰头的陈铭泰与罗义仁都没怎么看出来。
陈铭泰对新公布的华夏朝廷组织构架大加评价,罗义仁忍不住笑道:“陈先生在满清那边的时候也是这么评价朝政不成?”
“那时候我不过是个举人,当然没这么敢于评价。现在身为盐政,讲讲乃是本份。”陈铭泰倒是拿出了身为朝廷命官的自觉来。
罗义仁哈哈一笑,却没做任何批评。身为官员,就是拥有这样的权力。而且罗义仁也对职权划分很有兴趣。与陈铭泰谈了一阵之后,两人都认为霍崇不是肆意妄为,更不是为了单纯的给手下们封官做准备。
如果只是封官,办法多得是。陈铭泰叹道:“陛下是真的要将马上治天下的手段贯彻到底不可。”
罗义仁非常赞同陈铭泰的看法,却笑道:“哈哈,难道陈先生还是不愿意见到这等局面么?”
陈铭泰果断点头,“我当然不乐见。这等手段太过于严酷。若是用军法,出事可是要杀头。这本就苛刻。然而这军法若是执行不到,只会被人小看。”
“那不是很有趣么。”罗义仁忍不住答道。
陈铭泰扫了罗义仁一眼,脸色不好看起来。他原本就觉得罗义仁有问题,却说不出来。此时已经明白,罗义仁这厮有种看热闹不怕事大的秉性。哪怕是罗仁义投奔了华夏朝廷,这秉性可一点都没改变。这话只是暴露出他这个毛病,以后只怕会更多暴露出来吧。
在华夏朝廷的公布刚发布出来,满清在华夏朝廷的控制区这边组织起的情报网就开始把这些消息以最快速度送往西安。
情报送达的速度超出想象,在山东的满清情报人员是竭尽全力将情报送走。
此时河南这边十分重要的洛阳还在满清手里。理由真不是满清击退了华夏朝廷对洛阳的进攻,而是华夏朝廷并没有占据虎牢关。
华夏朝廷在虎牢关以东,满清在虎牢关以西。洛阳在虎牢关以西,所以洛阳还在满清手中。
山东这边的情报送到了虎牢关,自有负责接应的人听闻守关人马的消息,就将送信人从牢里接应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革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革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