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婴年幼时曾入过一回太极宫,那时先皇兄在位,李元婴拿着弹弓在内宫里满处的逛悠,有个二十来岁的宫内女官被他撞见,李元婴不知天高地厚地掐过她一把。
后来才知道她就是武媚娘。
即便没有这一层李元婴也不放心,别说还有这层事了。
这次长安要李元婴入京的传诏一到,李元婴便做了两手打算:迂回着微服绕子午道,过所上连真名字都没敢写。
一则尽量拖延功夫,二则他也听说长孙无忌要到黔州去,他可以在半路上等着赵国公,看能不能偷偷听些内幕。
如果形势对自己有利便拐去长安,形势不利的话,李元婴不想投死,他便去盈隆宫,他坚信盈隆宫会不吱声地收留自己。
三支秦王箭,是早年皇兄和李靖路经河南道、在滕州教训他时丢给他的,那时他的封地就是在滕州,这件事知道的人很少,除了皇兄便是卫国公李靖知道。
李元婴带着四个心腹赶到涪州后,只在驿馆中蹲了两日,便见到了南来的长孙无忌,也见到了左千牛卫顾司阶,当然还有那个神色异常的随行猎户。
李元婴射杀了猎户,又回涪州听了听风头,决定到长安走一趟。
……
李士积散朝后归府,对李元婴的胡说八道无感,但他想不出一点点戳穿李元婴的根据,秦王箭是真的。
更主要的是连涪州船工也这么说,一王一民,两个人对同一件显灵之事描绘的大致相同。
不同的只是船工看到了一支箭,黔州说是两支,李元婴说是三支。
黔州刘方桂的又一封飞信报告了盈隆宫的动向。
马王没到澎水县去见他的舅父,但听说马王给长孙无忌捎去了一篇什么有关于虎和驴的文章,字数也不少,听说出自徐惠之手。
澎水县盯梢的密探说,如果长孙无忌能凭一人之力,在一个月之内将这篇文章完完整整地凿刻在一面大石上,马王便复出。
刘方桂说,看来这件事是真的,长孙无忌的手中便多了一副斧凿。
这个流放之人每天上山,因为大石是搬不动的,连平面也须一下下凿出来,然后才能刻字。
是凭一人之力。
长孙润和他手下也有不少人,但他们仅限于陪同保护,不能上手代干。
李士积无暇想马王给他舅舅整这一出是什么用意,他先关心长孙无忌的进展。
喜欢大唐马王爷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唐马王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