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霍光主张对国家稍稍放松,不要管的太死板。
桑弘羊作为御史大夫,其原本职责就是为汉武帝搞钱。
汉武帝去世之后,令其辅政,遗诏之中对桑弘羊的定位还是为小皇帝搞钱。
有汉武帝遗诏的大义在,霍光贯彻自己的施政方针时候,总是会遇到桑弘羊这一块财政的掣肘。
但两人多少也还是可以商量着来。
但是随着上官桀、鄂邑盖长公主两人使手段将上官桀的孙女上官氏立为皇后之后,桑弘羊趁机想为自己的子弟谋官职,但是却被霍光拒绝了。
这么一来,桑弘羊也隐隐对霍光颇有些不满意。
外朝一时之间有些紧张。
上官桀、鄂邑盖长公主原本便已经联合起来了,因为桑弘羊求官之事。
他们极力拉拢桑弘羊加入他们,对抗霍光。
整个朝堂之上的暗潮涌动。
而一些财政政策,桑弘羊也越来越遵循自己的理念,不再像以前一样和霍光妥协。
始元六年,新年。
正月,汉昭帝按照惯例,亲自在上林苑耕种,表示对农业的重视。
许延寿也领着杨黛君回娘家。
翁婿二人同朝为官,聊着聊着自然要聊到政事。
两人酒喝到气氛最合适的时候,聊起来当前的情况。
杨敞叹息一声对许延寿道:“延寿。最近大将军在朝堂之上,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屡屡意见相左。
并且两个辅政大臣外加一个汉武帝钦点的抚养汉昭帝的长公主和霍光对抗,纵然是霍光是汉武帝钦点的首辅,此时此刻日子也不好过。
这些时日,大将军施政颇为艰难啊。
受大将军牵连,目前我做事也颇为掣肘。”
杨敞作为霍光的铁杆小弟,霍光日子不好过,杨敞的日子可能好过?
不仅仅是杨敞不好过,许延寿他日子也不好过。
此前,在宫中,许延寿作为长秋宫除了上官皇后意外的一把手,做什么工作,各方面推进还行。
现在支取钱财,调换人手,竟然遇到推三阻四的情况,事情推进颇为不顺利。
杨敞接着忧心忡忡的说道:“希望大将军能撑住,若大将军撑不住,恐怕我等也落不了什么好下场。”
杨敞跟着霍光这么些年,政治斗争血腥的失败下场他又不是没见识过。
若真是政治斗争失败,其下场他怎么可能预料不到。
但是现在杨敞已经在霍光的大船之上了,脚下是茫茫的海水,要跳船当即就得死。
只能咬着牙硬着头皮,跟着霍光继续向前行驶。
正应了那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许延寿岂能不知道在和上官桀等人的斗争之中,霍光才是胜利的那一方。
因此许延寿虽然小心翼翼,在霍光这条贼船上给霍光使劲。
但是至少在汉昭帝去世之前,他并不担心失败。
许延寿对杨禅安慰道:“岳父且放宽心。大将军定然无事。”
杨敞叹息一声道:“但愿吧。前些日子,大将军和三辅、太常、郡国等选出来的贤良文学,不知讨论了些什么。不知这些贤良文学之中有没有人能为大将军所用。”
许延寿一听,心中不禁想到:“恐怕盐铁会议即将开始了。”
想到这,许延寿不禁盘算起来。
许延寿的发明的纸因为朝廷管制的原因,只能在长安及洛阳在所开的纸笺斋里面销售,其他地方全部官营。
盐铁会议之后,朝廷稍稍放松了对商业的管制,想到这,许延寿不禁想起,该提前布局了。
许延寿又听着自己岳父絮絮叨叨的说了许多。即将宵禁的时候,许延寿才算是离开杨府。
回到家中,许延寿没闲着,赶紧联系纸笺斋的负责人,要求其大量囤货,并在全国各大城市甄选适合开店的地址。
许延寿准备抓住盐铁会议之后放松对商业管制的窗口,赚上一笔。
历史并未发生什么改变,在霍光的大力支持下,盐铁会议还是如期召开了。
当然,所谓盐铁会议,只是因为后世桓宽记录本次会议的着作《盐铁论》而被命名为盐铁会议罢了。
其实本次会议涉及的东西很多,其主要内容就是丞相、御史大夫和选拔出来的贤良、文学等对国家大政方针开展的大辩论。
而盐铁之事之事辩论中的其中一部分内容罢了。
二月,谏大夫杜延年在霍光的指示之下,正式提出和刚刚选拔出来的各个郡县的贤良、文学开展一场坦诚的谈话,了解民间疾苦,来为施政把脉。
霍光以汉昭帝的名义下诏,令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刚刚选出来的贤良、文学六十多人,就汉武帝时期各项政策开展总结辩论。
许延寿虽然是内朝的大长秋。
但是却是京中中高级的官员。
二月份,盐铁会议正式开始了。
头一天,第一项议题是盐、铁、酒榷,均输是不是在于民争利。
会议上,丞相车千秋主持辩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汉都护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汉都护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