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肇辉很清楚自己并没真正意义上的学过医术。
他所知道的那些医学知识,都只是些从电影电视小说里得来的医学常识。
只是因为时代的关系,再加上凭借曾经杀猪庖丁解猪的手艺瞎猫碰到死耗子一般的治好了刘大牛的内伤。
这才让他的医术在李苗青魏广龙等人的眼里,显得莫测高深。
所以若真想让新医得到长足的发展,还必须得靠李苗青,魏广龙和王明他们自己不断的从实际医疗病例中去总结,印证才行。
朱肇辉自己,也从不讳言这点。
因而在李苗青魏广龙王明一边兴致勃勃的讨论分科,一边虔诚的征求自己的意见之时。
朱肇辉只是简单的明确了内外男女,以及耳鼻喉牙脑都需要专门设立科室专门研究之后,剩下的便让他们自己看着办,不打算插手。
听到这话,李苗青还没什么。
倒是魏广龙王明两个御医,表情那叫一个幽怨。
就跟他们都快饿死了,朱肇辉却藏了个肉馅饼准备吃独食不分给他们似的。
“我又不是神仙,我是真不知道!”
解释了半天,眼见二人的表情不但没有好转,反倒从幽怨变成了被人当傻子了般的耻辱……
朱肇辉叹了口气,不得不表示大不了往后他们在实际病例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向自己请教。
能解答的,自己绝不藏私之后,二人的表情这才好看了一点。
离开之前,李苗青又问起了麻醉的事情。
表示经过这一阵的解剖,以及用狗,兔等的实验。
自己等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而且也接到了一些周边大夫之类传来可能非得手术不可的病例。
但因为麻醉问题没有解决,自己等人即便有信心也不敢接手的情况。
希望朱肇辉能早些解决麻醉的问题,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手术,进一步的在实际中积累经验。
麻醉的问题,朱肇辉其实已经试验成功。
毕竟他之前用滑膛短枪对付朱棣时使用的特殊子弹中,使用的火药可是推力更强的硝化棉。
若非如此,也不至于仅仅一抢,便让朱棣看出不同。
能制造硝化棉,自然就得先有硝酸。
有硝酸,又有酒精。
再制造可用于手术麻醉的乙醚……
那就根本不存在什么难度。
但朱肇辉却并未将这事告诉李苗青的意思。
之所以如此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来是他觉得李苗青等人的开刀手术之类的技巧,还需要进行积累。
二是他现在虽然已经能造出乙醚。
但所谓的造却只停留在实验性质上,还做不到大规模制备。
毕竟他用来造硝酸的硫酸,来源可是从周忱带来的那些标本中发现的绿矾油。
绿矾油其实就是硫酸。
只不过因为其是炼丹师在干馏绿矾时得到的,所以才叫绿矾油。
只是干馏绿矾虽然也能得到硫酸,但得到的量却极少。
想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硫酸来转化成硝酸,然后制备足够的乙醚,那简直就是个笑话。
更别说硫酸硝酸的作用出来用来制作乙醚之外,更大的作用还在于各种现代化武器。
出于这种武器乃是自己的立身之本,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轻易示人的因素。
朱肇辉自然不可能就因为一个乙醚,而现在开始大量制备硫酸。
再加上即便有了乙醚,要没相应使用的设备如吸入器等等,恐怕也难以使用。
也是因此,朱肇辉只能对李苗青表示自己现在虽然已经有想法了,但真要造出来,怕至少还得个一年半载,让一群人要么先等等,要么就自己发现,看能不能找到什么替代品。
乙醚没有出来,手术就不能做。
手术不能做,新医院一时半刻怕就不能开张,难以盈利。
但对于这点,朱肇辉却是半点不急。
毕竟新医院虽一时不能开张,但新医药坊,现在却已经有订单开始进来了!
在福伯挑选培训的推销团队卖力的推销下,现在除了句容和应天周边。
便是苏杭,上海等地的大夫郎中,现在都已经知道鲁王府出了一些可以用来给外伤消毒,缝合伤口以加速伤口愈合,却不会引起伤口感染的药物,药棉以及缝合线之类的东西。
只要使用,治疗各种外伤,可谓手到擒来。
经过验证,确认效果的确如假包换之后,不但大夫郎中们纷纷求购,便是一些大户人家,也都希望能购买一些常备家中,以应不时之需。
个人求购,产量不集中很难形成订单。
在这个时候,之前用手段强行从李万山手下拿到的那遍及大明数十繁华之地的铺面的重要性,便开始显现出来了。
只要将药物坊生产的酒精,酒精棉,羊肠缝合线等等批量发散至这些铺面,让这些主营绸缎等等销售的铺面先代为销售,以测试效果。
效果好,则可专门开设分店。
如果效果不好,依旧保持代销模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我的皇孙太强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我的皇孙太强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