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来天里,周宽忙于处理鸿鹄-白华事务时,谭晓蔓也半点没闲着,完成了基础准备工作。
周宽跟谭晓蔓之间又签订了一份具有法律效益的长细则补充协议。
两人之间是有很高的信任度,可这种协议的必要性仍然存在,谁都要有备无患。
举个简单例子:
假如有一天谭晓蔓的老公、表弟、堂哥之类的人物因为一些表面身份生出了一些不应该有的想法,而谭晓蔓又被各种因素限制没办法发声,协议的必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反之,假如有一天周宽遇到类似的事情,协议也是谭晓蔓话语权的依仗。
又或者说,有一天周宽跟谭晓蔓反目成仇,有协议的存在,撕破天去双方也动不了鸿鹄太多……
又说了几句旁的事情。
周宽从刚带来的公文包中掏出了一个文件夹,推到了谭晓蔓身前:“这是我重新规划好的粗略公司架构,你先看看。”
谭晓蔓先是拿起文件夹翻开看了起来,很快说道:“需要如此稳妥到分两步走吗?”
“鸿鹄其实满打满算都没有成立半年时间,内部的稳妥很有必要。”周宽强调道,“‘谭氏’不一样,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架构,做一些大调整也是多方妥协过后的结果,不会闹出太大动静。”
听周宽这么一说,谭晓蔓轻轻颔首:“也对,毕竟我也是第一次经历创业型公司的发展过程。”
又说:“金融部门有这么急着要马上完全独立出去吗?”
周宽解释道:“有的,现在的金融部门其实就是个工作室,以前投入的资金量不算大,现在你的、你家的、我的,我家的、甚至包括草台公司的资金都要输入进来,没有冗余容错很致命,毕竟以前你们的资金也是要选一个很成熟的金融团队才敢交付打理。”
“越早独立风险越小。”
谭晓蔓轻轻颔首,认同了这个观点。
周宽并不意外谭晓蔓会提出各类问题,甚至是看起来简单的事情。
这才是谭晓蔓。
要么就不管,要么就要弄明确,不会留着疑惑什么的去乌七八糟的协调之类的。
金融部门现在其实是分成两大块的。
一部分是给鸿鹄留一条最终的关键资金储备路,在必要时刻能救鸿鹄一命。
另一部分是周宽、谭晓蔓等人的现金资产增值平台。
事关金钱利益,在两个商人眼里,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毕竟商人不关心钱,还能关心什么?
“……”
除了金融部门的独立需要立即执行以外,还有一些要马上着手进行的架构调整。
梳理整体的组织架构。
将原本细分的小部门合并成事业部。
“规划还行啊,比较长远的样子。”看着看着,谭晓蔓赞扬道,“难怪你说是对未来的半次展望,按照这个形式,将来鸿鹄小不了。”
“而且这还只是一部分。”
“不过现在需要调整整合的就是成为金融事业部、软件开发事业部、总项目事业部以及这个全全新的核心:信息电子基础业务事业部。”
“对吧?”
周宽应了声:“这个全新的核心事业部名字暂时不搞这么大,目前这个核心部门要进行的业务只有一项,研发、设计、测试电子黑板。”
谭晓蔓笑了笑:“知道,代工生产等是交给‘谭氏’与鸿鹄合资成立的新公司。”
略顿,谭晓蔓又说:“刚好也提起了这个合资公司的事情,就顺便把这方面的事情说完。”
“上周‘谭氏’开了一次高管会议,刚好我从去年谈完大项目后一直就也没接什么大事情,所以,跟鸿鹄合资成立公司的全部事务就交给了我负责。”
周宽:“……”
这踏马就叫富婆了吧!
什么踏马叫惊喜?
这就踏马叫惊喜!
左右手的事情的啊……
周宽一下就想美了,事实上也挺美的,谭晓蔓更大的利益在鸿鹄,她可以说是身在‘谭氏’心在‘鸿鹄’。
于是,说完这句决定性的话,谭总望一眼周宽,面上有了笑容:“所以,周总,这个新公司叫什么名字,你来定?”
嗯……就略过了磋商、谈判的过程,直接实质阶段了!
就踏马舒服!
周宽想了下,随口道:“公司名也没那么重要,反正就一个代工厂,跨越、超越之类的随便就行。”
谭晓蔓也不多啰嗦,点头应了下来:“也行,能注册就行吧,反正logo是鸿鹄的,‘谭氏’也不过是要借这个机会进行一定的尝试,电子产业大爆发是趋势。”
说完这个,谭晓蔓又说:“股份比例‘谭氏’那边是希望最起码能五五开。”
“我觉得五五开不妥,有点纠纷就很麻烦,鸿鹄占52%吧,前期谭氏会垫资,反正体量不大,就在谭氏下属工厂随便搞个车间就行。”
周宽乐了下:“你都想好了,直接定下来就完事了。”
“流程还是要走的,不然谭氏那么多股东可说不过去。”谭晓蔓很正经的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回塑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的回塑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