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在半年之前,陛下就已经不满意方世文了,想要换一个人执掌大理寺,结果方世文趁着这件案子讨好了兵部尚书王寿,而王寿则是陛下的心腹重臣,所以他的位置也就暂时稳固了……”
听到赵俊臣的这些解释,杨洵的眉头越皱越紧,眼中有怒意不断闪烁。
不过,杨洵也不会听信赵俊臣的一家之言,只是把这份资料收入怀中,然后就起身向赵俊臣告辞,道:“老夫立刻就去大理寺衙门查探真相,若是这些案子确实存在不公之处,老夫必然会推翻这些冤假错案,也会向陛下弹劾方世文的罪责……
至于赵阁臣的今日做法,无论是不是为了利用老夫对付方世文,都算是维护了朝廷法纪,所以老夫也会投桃报李,不会向他人提及今天的事情,赵阁臣放心就是!”
赵俊臣刚才曾是提到过“君子”与“有作为的君子”之间的不同,而杨洵早在十年之前就能位居朝廷九卿之列,显然就是一位“有作为的君子”。
所以,杨洵其实要比寻常小人更为聪明,一眼就看穿了赵俊臣想要利用自己对付方世文的意图。
只不过,杨洵并不在乎这些,他只在乎朝廷法纪,但依然是利用这一番话,稍稍敲打了赵俊臣一下。
赵俊臣当然也听懂了杨洵的敲打之意,但他面色不变,依然厚着脸皮拱手说道:“若是能为朝廷法纪出一份力,晚辈自然是义不容辞。”
杨洵深深看了赵俊臣一眼,然后就直接离开了,赵俊臣则是亲自把他送到了赵府门外。
送别了杨洵之后,赵俊臣的表情恢复了严肃,立刻就返回到书房之中,准备详细制定一份能让“周党”对自己感恩戴德的计划。
*
而就在赵俊臣送别杨洵的同时,七皇子朱和坚也正在准备着“南京祭祖”的事宜。
在朱和坚看来,德庆皇帝的计划已是万无一失,可谓是“成则有功、败也无过”,但因为这件事情与周尚景有关系,朱和坚依然是心中隐隐不安。
毕竟,德庆皇帝的智慧手段虽然不凡,但这些年来一直都没能在周尚景身上占到便宜。
所以,为了让自己的南京之行更为万无一失,朱和坚就必须要安排更多的后备手段。
……
六千字!
……
喜欢摄政大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摄政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