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审旗,白城镇
此地乃是五原、榆林道路的重要中转。
故此,铁木真深知其战略要地的重要性,便命其子拖雷领军屯居此地,以免遭受来袭的齐军。
其实,就连一向英明的铁木真,都未料到高麒竟然会如此当机立断,突袭五原董卓。
毕竟,铁木真通过其战报得知,齐军正与雁门隋军联合,与契丹进行对峙。
随后,爆发了极为惨烈的金沙滩血战,虽然此战最终以齐隋联军的胜利为终止。
但是,其自身伤亡也极为惨重,铁木真根本不得知,齐军究竟哪来的如此体力,再次长途跋涉,突袭五原的董卓?
而且,作为君主,高麒年纪也不过才二十出头,却拥有如此之强的魄力。
所以,这也让董卓所建立的凉国彻底覆灭!
再加上吕布的反叛,也使得如今突厥的绝世急转直下、雪上加霜,彻底落入下乘。
故此,铁木真吸取教训,为了避免齐军再次以得胜之师南下,突袭己军后方,那将是不可幻想的后果,故而便分兵扼守白城镇。
而且,还是自己最为看重的长子拖雷前去固守,此地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由于遭受吕布的叛乱,突厥其实力也遭受损耗,此时铁木真也不敢轻起战端。
只得领军在乌审旗与隋军进行对峙,一方面等待军心士气的恢复。
另一方面,未尝没有等待赤老温的支援,以此打开战局。
…………
至于如今,榆林郡,榆林城。
此时,赤老温已经紧急接到铁木真的加急战报,随即连忙不敢怠慢,立即召集军中诸将进行商议。
随后,赤老温立即派遣军士前往跃过长城,前往塞外部落,向各族长催促马料以及牛羊等牲畜的到来。
数日过后,一支突厥战骑押送着数万头牛羊以及草料南下,向乌审旗行去!
一路之上,旌旗烈烈,其牛羊战马之声不绝于耳,其声势犹如滔天巨浪一般。
牛,其实在内陆乃是稀有动物,在中原统治的王朝里,法律是有明文规定的,不能肆意斩杀牛。
不过,游牧民族到是没有这样的规定,根本不管不问。
其实,这是因地制宜的,毕竟塞外民族的居住地主要是草原,过的是风餐夜宿、居水草而生!
所以,牛羊等牲畜对于其胡人来说,便是其主要的口粮。
因为,草原上胡人主要职责便是放牧,以游牧为生,没有粮食,只有牛羊等牲畜。
反而,中原内陆不一样,其原因主要是中原地大物博,各州各郡的土地都极为宽广。
其耕地都需要耕牛,由于耕地太多,此时牛等牲畜便成为了主要的工具。
所以,内陆才会明文禁止肆意宰杀耕牛。
而且,如若中原王朝强盛时,还会大力屯兵边疆,劫略塞外。
其实,中原王朝劫略,其主要劫略的便是耕牛,进行春耕播种。
只说,负责押送的突厥大将生得气宇轩昂、极为威武,手持一柄狼牙锤,其声势极为壮丽。
这正是历史上蒙古的开国大将神射手哲别。
其实,此次哲别并未跟随铁木真南侵中原,而是一直留守腹地高昌地区。
虽然铁木真上位,凭借着自身的实力完美统治了突厥各部,将其整合在一块,实力大增!
只不过,有派系的地方必定伴随着争斗,突厥当然也不例外。
也比如突厥部落也有其实力并不逊色,这部分部落铁木真也不敢轻易出兵剿灭降服。
毕竟,这乃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稍有不慎,便会陷入战争泥潭。
须知,此时突厥北部与漠北高原的鲜卑对峙,其东面契丹、金国虎视眈眈。
一旦陷入战争泥潭,必将引发动乱!
故此,对于这部分部落,铁木真采取的乃是怀柔政策,进行安抚。
不过,铁木真也没有完全放松警惕,也选择命心腹大将哲别领军屯住高昌,以武力震慑各部落。
至于突厥之中的部落,其实力较为强悍的便是九姓铁勒以及龟兹。
其实力带甲数万,麾下控弦之众也有数十万人口。
只不过,碍于铁木真的实力过于强大,也由于屯军高昌的哲别威势所影响。
其实,哲别并不是其武道十分高强,是因为其拥有一门出神入化的箭术,其百发百中皆不是虚名。
至于百步穿杨根本不足以显示哲别的箭术。
因为,哲别的箭术已经抵达只要不开弓,开弓便必有人会丧命!
如此高强的箭术,也彻底震慑了九姓铁勒、鬼兹蠢蠢欲动的内心。
至于此次,哲别奉命南下,也是由于铁木真的指令,才顺道押送牛羊以及草料的。
此次,铁木真碍着突厥将内乱的动作,将哲别调遣前来,乃是因为其想到绝佳的方案。
可以一举击溃隋军,夺取朔方,继而侵占河套地区的伟大战略。
…………
随着哲别一行缓缓行过,很快便穿过托克托,离开榆林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隋末之大乱世召唤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隋末之大乱世召唤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