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吴三桂投机的心思实在惹人气恼。
但局势摆在这儿。
朱由检又不得不承认,吴三桂作出了最合理也最理智的决断。
此战两军突入满清国土之内,精锐遭正黑旗牵制,京师多面受到威胁,其三年来于关内经营的根基几乎尽毁。
天津卫骆养性起兵,更是俨然有加速最后一击的意思。
所以在吴三桂眼里,或许正是摘取满清这头恶兽头颅,作为胜利果实的大好时机。
即便大明朝堂对他的态度已然接近冰点。
但是。
只要有兵力在手,就和以前差不多......
朱由检连剧本都给他想好了。
“我正黑旗进攻京师,他转手就把粮道放给阿济格,然后我们不得不受制于他,只等他名利双收,我们说不定都出不了关。”
“原来如此!好恶毒好狡诈的汉人!”
羯拉玛忙点头。
吴三桂有通州做呼应,短期内不会缺粮。
且他想要乘势做渔翁,朱由检又何尝不是呢?
“但这个吴三桂就陈兵于我大军之西,王爷不妨先答应他,等他反叛建奴之后再迫使他与我黑旗国合并夹攻建奴,然后再图谋那京师。”
“不错的谋略。”
须发皆白的黑旗诸部首领中,老将博多克什居然破天荒的给了个还行的策略,朱由检欣慰咱老东北正黑旗居然蹦出个智将,连连鼓掌赞叹。
都说人老成精,野人老了之后确实是智商暴增。
如果不是各部落的萨满全都很魔怔,指不定也能对国策军略拿出点意见。
博多克什见状老脸有些红,心想听了看了那三国演义确实挺受用,这下还被王爷夸了。
这等回去了不得二刷三刷?
“但尚有些草率。”
朱由检此言一出,博多克什在内的众将皆专注,知道兀儿特接下来要说出对策了。
至于什么对策?
那就是先不动。
在这十二月二十五。
关外纷乱的战局之中,正黑旗停止了对阿济格所部大营的推进,转而退回了最初的防线。
然后。
咱正黑旗虽然有晋商供粮,关外粮道也能送点,通州诸州县也打开渠道购置了一些,但这大冬天的热量很重要啊,人吃马嚼的不得花个几万两银子?
也就是大明给了钱还有货什么的咱正黑旗才来趟这摊浑水。
打到这儿已经是鞠躬尽瘁了。
所以朱由检开始向吴三桂要粮秣了。
当然再来点银两以充军饷就更好了。
什么?
先杀奴然后围攻京师再给?
不可能!
动一步都不可能!
然后。
朱由检再转手将吴三桂的信件送阿济格手里了。
你信不信无所谓。
反正我是送了。
“接下来就看吴三桂怎么选吧,将士们也能歇一歇。”
而正黑旗往遵化一缩后。
被黑铳打疼了的清军战意骤降。
甚至有将领质疑起了山海关是否还有防守的必要。
因为野人已经在关内来去自如了。
且关内京师已经遭到了兵力更多的明军的威胁。
正当阿济格,多铎,豪格等山海关防线大将迫切的想要得到京师指挥调令,并时刻准备舍弃山海关会援京师时。
纷乱局势在一瞬间爆发了!
黄蜚突破了孔友德,尚可喜等领导的绿营军封锁阻击!于二十七日与黑旗水师,林庆业水师汇合,高杰亦紧随其后。
火急火燎围攻天津卫的济尔哈朗麾下一批从大同征来的绿营叛变。
明军随即于二十八日进入天津卫。
清庭于当日急调四方军队回援京勤王救驾,山海关清军亦在其中。
也因此。
吴三桂看着清军京营八旗主力从通州路过折返回京师听候调遣,心急如焚,想要趁机也加入勤王的行列,但京师却让他出击通州以西的黑旗野人。
但眼看着黄蜚与高杰领导着山东明军越来越接近京师,济尔哈朗因为麾下绿营叛离,联合孔友德等所属阻截明军亦是被打的节节败退。
随后,正如那句话。
墙倒众人推。
此时就连尚可喜孔友德这类人都在想着要不要干点明哲保身的事儿,做二手准备,更别说早已在满清隔离政策下饱受压迫的汉人了。
先是地方上的纷乱。
诸如山西,陕北地方州县之中,已经出现了大量汉人抱团结伴袭击‘满城’的事情。
由入关后的旗人满人圈地跑马,强占各州县城,将汉人赶出原本的城区,然后满人与旗人抱团居住,同时军队也驻扎其中,这便是满城。
又因为一个城市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让汉人在原本的城区之外修造新的城区。
如此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按照城区分割开来。
可以说是把防汉,阶级固化,维持统治基本盘一次性拉满。
不考虑汉人感受的情况下,那确实有些妙用。
但一旦帝国出现了问题。
那么这种将压迫底层百姓的统治阶级群体,全部放在一个城区里头的方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