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子快马奔来,后头的人也慢不了多少,估计很快就能到盛京。
朱由检也没想到赵现怎这么快就能找到一百浪人武士,且据他说其中披甲的有四成,甲胄相对齐全牢靠的也有六七人。
“给倭人也在沈阳外城划一块地吧,在里头派驻点人,时刻注意区域内的人口流动,然后......等那些倭人到了,从里头挑几个装备精良的,朕要看看他们。”
浪人武士的数量比朱由检最初想的要多不少。
本以为只是能支撑起一营,但根据赵现所说,便是招募浪人组成一军也未尝不可。
看来一战征募十万浪人并不空穴来风。
四十万武士因削藩而沦为浪人,其中不乏拥有甲胄的。
只能说倭国的削藩政策要是换个地方啊......
既然这股力量如此巨大,且倭人武士天然具有不错的服从性,那么朱由检就得正视一下这些倭人了。
个头矮点也没啥。
小小的也不是很影响杀敌。
如何更好的使用与管控他们才是朱由检需要下心思的。
“且倭国这一块儿也该有些章程了,广世啊,三国翻译进度如何了啊。”
“上一次奏报时据说只完成了两成,启心部里懂倭语的就只有一人懂得书写倭国的文字,所以进度缓慢。”
“那就......等这伙人来了让他们中会写倭人文字的也加入翻译工作当中吧。”
这年头三国在倭国还没流传到倭国下层,只是高层有一些汉文本与杂乱的译本,正式流传开的译本要等到数十年后才出现。
等那群倭人武士就位了,必须狠狠灌输纯正的汉文化。
考虑到一个对马岛就能有千余浪人,那么今后能招募到的浪人可能奔着万人以上走了。
教化他们的优先级得排在其他族类之上。
最后嘛......浪人游走四方,对如今的倭国境内现状应该有些认知见解才是......
朱由检对此很是期待
......
“一木阁下所言非虚啊。”
黄土泥路上头,一支与辽东这片土地风格全然不相同的队伍正在徐徐向前,牵头的是锦衣卫赵现与黑旗武士相川一木。
而两人身后的一大群浪人武士正不断嗡声交流,对自己的所见所闻都惊叹不已。
预想中最糟糕的画面并没有出现,比如被女真野人视作奴隶,抓去吃肉什么的。
时节也正好,苦寒没觉得,反倒把一些个穿甲的热的够呛,心头忐忑又不敢脱,身处异地为了有点安全感只能憋着受罪。
那位汉官登陆之前是什么态度,登陆之后就还是什么态度。
甚至在上岸后对他们的管制还略有放宽。
而所抵达的第一座城池也并没有让他们生出抵达了蛮荒之地的感觉,当然,目光所及的当地人大多泛着一股粗犷气。
披毛冠兽的野人也不是没有,算是符合了他们出发前的畅想。
遇到的人一个个盯着他们猛看,多是看个新鲜,让一些武士十分担心他们会不会吃人。
殊不知一些朝鲜人见了他们后已经吓的不行了。
离开九连城之后,赵现就领着他们直奔盛京。
沿途所见堡垒田地之类,落在这些浪人武士眼中也十分独特。
辽金时期兴建的造物与元明掌控时造就的混杂在一起,给他们一种自己身处文明与蛮荒的交界地之感。
正黑旗恰好也是如此。
在武士们眼中,正黑旗那儒雅文明的汉官,彪悍野蛮的女真人,在地头劳作的朝鲜人,骑着马从身边奔腾而过的蒙古人。
无一不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冲击。
也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
如果正黑旗能接纳这些人,那也能够接纳他们。
“是一个好地方。”
“希望能随着一木阁下在此立足吧,在下只是想不负一身武艺。”
“黑旗国主大人应该和之前看到的那些野蛮人不一样吧。”
“那些只是猎户而已,一木阁下之前说黑旗国内的町人和部落民等贱户能前往荒野随意狩猎是真的。”
“有一些很不错的土地啊。”
这边正盘算着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立足,另一边盛京城内的李承文已经盘算着要不要上书了。
收编倭寇倭人本就有些不妥,如今更是直接去倭国本土,将穷凶极恶的倭人带到这盛京来。
黑旗国内的朝鲜人如何能不在意?
满清是自创了一个满族出来,算是和黑旗兀儿特所率领的女真部族切割了,朝鲜人除了对那些归降的满人有意见之外,其他还好。
少数倭人只要低头做小也好,可倭人武士就让朝鲜人有些躁动了。
这顺应民意的做法很快遭到了李承文老爹李世晋的制止。
因为李家早在正黑旗攻破盛京时就被朝鲜查出暗通野人了,即便野人是友军,这也是不能容许的事情。
所以李世晋自然迅速罢免了,只挂了个小闲职。
他干脆就跟着俩儿子跑盛京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