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权衡下带着关宁集团投奔满清所带来的利益与继续跟着大明可能拥有的结果,吴三桂摇摇头将这股冷意甩开。
投奔满清对关宁集团没有错。
这是吴三桂总结了许多次得出的共同结果。
当时闯贼一介流寇,连个像样的根据地都没有,打到哪儿吃到哪儿。
大明隆武朝廷一立,咱也去了许多信。
奈何一支援军都没有。
而且......
大清入关之后做的很好。
不单是对他吴三桂,眼下也是护佑住了顺天官绅百姓。
唯一的不好。
也就是这辫子了。
听说朝中有大肆推行剃发令的意思。
好在近来战事吃紧,摄政王给叫停了。
至于以后......
还是先看看对面的兀儿特吧家人们。
因为吴三桂在咱大清内部的地位高,兵力强,所以就算有博洛这宗室在锦州前线,这场锦州之战的主将也自然变为了吴三桂。
眼下吴三桂一到场,布下牵制黑旗野人的坐镇方针,算是遏制住了之前一月不到就被连下两城,大小土寨城堡数十座的颓势。
战局稳固,但锦州方面博洛救弟心切,心切到如果可以,把弟弟赶紧扬了也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一直与鳌拜图谋出城攻袭正黑旗。
同时也悄悄送了迷信到朱由检这儿,说是可以出赎金把岳乐赎回去,开价颇有些豪横。
且末尾还耍了下谋略,说是锦州城也可以作为筹码,只要兀儿特同意,那么锦州驻军退出锦州,黑旗军也退后五里,双方在锦州城前一手交人一手让城。
嗯。
又能打埋伏又有机会把岳乐直接做掉。
朱由检反正是不相信的。
岳乐可是正黑旗俘获的第一个老爱家宗室。
如果不是之前为了筹备盛京之战,这小身份立马就利用上了,还能等到今天?
南明那边得了消息都想把岳乐弄过去呢。
若是卖给南明,博洛的赎金就显得不够看了啊。
当然,真卖给南明,朱由检还得派人去护送下那些个换来的资财,免得被一层层扒皮。
“本以为吴三桂还会试着佯攻一下,结果摆开阵势就不动了,反倒是锦州博洛一直蠢蠢欲动,怎么说呢......不愧是他?不知道吴三桂帐中是否还悬有朕赐下的尚方宝剑。”
将锦州方面金扬武部的战报丢开,上头又是与锦州城清军的小规模摩擦,朱由检随口一语,边上焦伯庆与郝涯面色也随之阴沉。
正欲做下臣子本分,说两句宽慰上位的话,朱由检却是看出两人所想,不等两人下跪便摆手道。
“朕不生气,京师失陷非吴三桂一人之过,建奴入关之时亦是如此,朕只是感慨两句,眼下既然没有大战的苗头,就让沈阳把秋收的折子递过来。
然后让军中趁着这空闲开始叙功,该升为旗丁的先记录在册,该升上佐领之类的先把名册整理出来,和那些将领的战功一起呈上来给朕看。”
“遵命!”
一声令下。
锦州僵局被作战的双方都默许了。
两军以战壕和其后的小凌河城为界,各自占据着一座前线城池,也各自摆开了阵线,布下重兵。
一面好不容易回了老家,见一见乡里乡亲。
一面直接开始在军中搞活动,又是一次肉眼可见的阶级跃迁,昨天还是披甲人,今天就成了在册旗丁,阳光撒肩头。
这场面就让朝鲜李淏部里的底层士卒艳羡不已。
也让李淏本人看的深沉。
朝鲜的制度问题,只要不是统治阶层就能看出问题,统治阶层为了自己的地位与利益就会选择性眼瞎。
而这位朝鲜世子因为在盛京当了好几年的质子,这类问题也琢磨出来了。
更主要的是,李淏主张武力拒清。
此时又不得不说到朝鲜阶级制度了。
庶孽一级。
庶出的天生就是‘孽’,名义上也就比奴隶好点。
但两班阶层嘛,人之常情嘛,庶子也能得到疼爱,贵族家里的庶子能和下头那些良人家的庶子一样吗?
虽然是庶孽,但也是贵族血脉。
歧视排斥不能少,但咱两班阶层的也给庶孽一点机会,文科肯定是不允许考的,但可以让这些庶出子考武科。
所以朝鲜内部许多武人武将,都是贵族庶子出身。
李淏武力拒清,自然就需要拉拢接触这些庶孽。
武将的地位也因为朝鲜国内归明拒虏浪潮而上涨,一群庶出子如今地位腾飞,自然也就有了动一动朝鲜国内制度的想法,把庶出分支后代也不能考文科这糟心规矩给改了。
如今李淏再一看正黑旗这阶级迁跃。
心头想的顿时复杂起来。
什么统治啊,变革啊想了一通使得他脑子都乱了,最终靠着越发冰寒的天气用冰手捂脸回了神。
还是先把信写好。
他这个世子在外领兵基本也就是代表朝鲜发出声音了,所以这一封怒斥吴三桂的信件,檄文,一定要写的文采斐然加大义凛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