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古代的士兵并不会穿着盔甲行军,一般行军中,盔甲通常由牲畜或民夫驮着。
至于兵士,则需要尽量节省行军中的体力以保证在肉搏战中有足够的体力作战。
古代的士兵行军时一般不穿盔甲,这也是战场上偷袭战术屡屡发挥奇效的原因,遭遇突袭时,没有身着甲胄的军队往往面临着衣甲齐备的敌军单方面屠杀,结果自然是大败亏输。
所以如何防备敌军的偷袭十分考验古代将领的能力,通过游骑、侦骑等散布四方,从而来侦察敌情是否有埋伏成为防范偷袭的主要手段。
以明朝为例,明军中的塘报骑兵就是专门执行防范偷袭、探查敌情、汇报信息这类任务的。
当军队开拔离开营寨之后,明军塘骑就要外出侦查。塘骑以塘为编制,每个塘有五人,这五个人在侦查时不能离开彼此的视线。
同时,每人都要装备信炮,以便遭遇突发事件时给大军报警。
明军大军在行军时,不管军队兵分几路,每一路都要设置二十四塘骑兵,这些塘骑每人之间相距一里,广泛散布遥相呼应,最多可散布二十余里,之后游骑再将探查到的情况再汇集给大部队,确保前路没有敌军的埋伏。
此外,塘骑作为军队的眼睛侦测四方,行军前方的道路情况、水源情况等问题也需要探查了解,在做到这些后,大部队才可以加速行军。
现在赵越自然是不用散发斥候前去观察敌情的,毕竟这淮南还在晋廷的掌控之中。
但这也不代表这赵越要急行军。
首先他的辎重很多,行军势必快不起来。
其次...
赵越也没想急着去历阳。
每日都有从历阳传来的消息,让他不至于睁眼瞎。
庾怿,三日前到了历阳郡城,听说已经是在召集历阳郡属官,以及那五位坞主了。
但具体的情况,还得看庾怿的手段。
不过...
在赵越与田七两人的计量中,便觉得庾怿的目的恐怕达不到了。
既然达不到...
就更没有着急的必要了。
喜欢东晋:从北归流民帅之子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东晋:从北归流民帅之子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