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在工部干过,他知道明朝的规矩,以及在各地的军屯布置,这是目前大顺最缺少的。
在六部干过的官员,在大顺退出北京,以及拷掠之事以后,很少有肯投降过来的。
这种人才,需要留在前营。
在前营待久了,就连顾君恩也没意识到,他的想法,开始渐渐发生转变。
现在他想的,不是让杨士科在襄阳府干襄阳令,而是要把这个人才拉拢到前营来,为小闯王所用。
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之间发生,顾君恩看着杨士科,心下做出了决定。
无独有偶,李自敬现在也是这么想的。
这杨士科对襄阳府、郧阳府的屯田情况侃侃而谈,这都足以证明,他不是去工部混日子的。
这样的人,居然被排挤回家,由此可见,明朝官场究竟黑暗腐败到了何种地步。
李自敬越看杨士科越是喜欢,也在心里琢磨,怎么能把他弄到自己手下。
现在前营,一切文政都是顾君恩干,但顾君恩的专业是出谋划策,他并不是全才。
现在李自敬缺少的,是各方面的各种人才。
杨士科,就是屯田方面欠缺的人才。
杨士科说完半晌,没有听到上方的回应,这才转头望去,发现李自敬炙热的眼神,顿时慌了。
他面容一怔,下意识垂头,有些紧张。
李自敬发觉众人眼神的异样,这才意识到自己在众人眼前失态了,心中懊恼,也是记下了这次的教训。
不过现在的李自敬,脸皮已经很厚了,面上并没有出现一丁点的红晕,玩的就是一个稳如泰山。
李自敬看向杨士科,笑吟吟说道。
“本将今日便草拟奏疏,请陛下拔擢杨大人为工府员外郎,主持襄阳屯务,也算复旧官职。”
“杨大人之意如何?”
喜欢反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反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