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存信稍一沉吟:“最好是能请的动外舅,至不济,也要让我二舅兄出山……”
李承志心中一动:张炜?
舅舅这岳丈致仕前,已官至相州长史,不论是威望还是经验都足够了……
但他大儿子因自己而死,不知他有没有因此生怨,舅舅能不能请的动他?
好像猜到李承志在想什么,郭存信怅然一叹:“放心,外舅并舅兄都非不明事理之人,便是大舅兄,也是‘以民为重’的心思作祟,才被索思文哄骗……说直白些,他为了一己之私,坑害的不只是你与我,还有他张氏满门……
于情于理,于公于私,外舅都不会因此生怨,反而因你没有追究,更没有声张,而一直对你心存感激,所以他定不会拒绝……我只是怕他年事已高,精力不济,才想着转而求其次,请托二舅兄……”
能请的动当然是好事……
李承志脸上浮出一丝喜色,朝郭存信做上个揖:“那就拜托舅舅了?”
郭存信一脸诧异:“你不出面?”
李承志眉毛一挑:“我人微言轻,去了有何用?”
人微言轻?
郭存信哑然失笑。
怪不得他基本不与朝那士绅豪强打交道,事事都托给自己,原来是还没意识到,他在朝那的声望有多高?
胸怀仁义、嫉恶如仇、天纵其才、用兵如神……
只是壮丁应征便有钱粮可拿这一点,就让朝那豪强乡绅赞不绝口,认为他心怀百姓,年少却志高……
不然为何这些大族宁愿自己派人派车、把免费捐助的粮草送到城外军营,也不愿卖给手里有钱的胡保宗?
都是被官府和胡家坑怕了,猛然冒出个如圣人一般的李承志,这些人自然趋之若鹜……
自掏腰包组练强军,义务替朝那人防贼守境、征丁不需自备兵甲,还发予米粮、还分其家人田地,并派人借马帮其耕种……这不就跟圣人一样么?
郭存信不疾不徐的解释着,同时心里也在赞叹。
从眼下来看,李承志比李始贤要仁义许多,至少知道贫民疾苦。
而且心态也要宽和不少,行事多有气度,做事也很有章法。
换成李始贤:要我帮你守城可以,但想让爷爷自掏腰包,门都没有……
当然,有很大的可能是这外甥有不会让他自个吃亏的法子,自己没想到罢了。但至少不像姐夫那样:不见兔子不撒鹰……
听郭存信娓娓道来,李承志都愣住了。
他只是想尽快让新丁产生归附感,尽可能的提升士气才这么做的,没想还有这等奇效?
李承志一直以为是朝那大族怕他跑了,以及郭存信动员的好,才捐了那么多的粮草,原来是因为佩服他……
仔细想想,还挺自豪。
也不枉他一时热血,誓要平乱斩贼……
……
李承志感慨良久才说道:“那就陪舅父走一遭吧!”
“是我陪你才对!”
郭存信笑声提醒道。
他告诉李承志,没有必要提前通气或试探,越是突然,越显的心诚……
言外之意是他老丈人就喜欢吃这一套。
李承志无可无不可,让李显备马并召集护卫。
今时不同往日。
一县数万民其福祉系于其身,更何况还有上千族人指望着靠他过好日子,甚至是光宗耀祖,所以李承志的安危早已成了重中之重。
再加他本就比较在意自个的小命,所以刀甲不离身、出行必带侍卫扈从已成了常态。
看着两什人高马大、甲坚刀利的护卫众星捧月般的将李承志护在中间,郭存信心中感慨万千。
从来没想到,自己这傻外甥还有独当一面,一方称雄的一天?
跟做梦一样……
……
一行二十余骑刚出了营寨,听到远处似有哨声传来,李承志顺声一看,隐约见到一骑自东向西疾奔而来。
官道上的农夫乡民惊慌失措的让着路。
仔细瞅了一眼,李承志的脸色微微一变。
这是塘旗,分明是有军情来报。
不过背上背的是黑旗,表明情势不算紧急。
也有可能是尚在探报当中,还未查实,这才是第一波,等于提个醒的意思……
李承志当即让李显打起了帅旗。
看到明显大了好几圈的旗仗,塘骑直奔而来。
离外围护卫还有两三丈时,骑士才猛一靳缰,战马当即人立而起,一声长嘶。
前蹄都还未落下来,只见一个身材短小的少年一手撑鞍,干脆利落的翻身下马,比猴子还利索。
郭存信双眼微亮,一声惊叹:“这骑术不错……”
何止是不错,是精湛才对。
从他爷爷开始就给李其伺候马,他爹如此,他兄长也是如此。
轮到他,说是不想养马了,去打铁力气又不够,李承志想着他马术精堪,就安排他做了塘骑。
大号李聪,小名李猴儿,人如其名,不是一般的聪明伶俐,没过半月,李丰就将他升成了塘主(塘骑什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魏春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魏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