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自己的皇后是她时,他是那般庆幸、狂喜。
婚后,她节俭朴素,不爱穿金戴银,尤其是朝廷征战噶尔丹那几年,她更是从后宫中为他省下了不少开支,用于前线打仗。
这般贤惠,让他对她每加敬服,钟爱异常。
没想到,她竟这样离他而去了……
后宫佳丽三千,让他爱入肺腑的,只有她一人。
他从没想过她会离开!
弘历觉得,他快要疯了。
……
皇后骤然离世,大臣们人人自危。
谁都能感受到皇上的疯狂和暴躁。
比雍正朝更要凶猛的血雨腥风,来了。
皇后最后所乘的大船叫做青雀舫,弘历为了保留对她的念想,下令将这艘船不许拆迁,直接送到京城。
这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这阵子,皇上因对皇后娘娘大不敬,砍杀了不少人了。
没人敢说不能完成。
朝廷只得征发了几千民夫,几乎拆了京城城门,生拉硬拽,总算才把大船给弄进来。
百姓们目瞪口呆,却没人敢议论。
十几年前登基的温润如风的白脸儿皇帝,终于要变红脸了。
……
皇后的丧礼,弘历极端重视。
下令所有的官员,摘下冠上的红缨,到公家规定的灵堂,哭祭三日,百日内不准剃头,持服穿孝的二十七天内,不准嫁娶,不准听饮酒作乐。
一般老百姓,则摘冠缨七日,在此期间,也不准不嫁娶,不作乐。
这是清朝有史以来,对皇后最为隆重的丧礼。
可这些,并不足以安慰弘历空荡荡的心。
他只能让自己更加忙起来,才能弥补失去爱妻的痛。
在治丧期间,他事必躬亲,可心情还是非常糟糕,导致朝廷的管理愈加从宽到严。
然而,他的性格开始变得暴躁易怒。
最先遭殃的便是大皇子和三皇子。
这两位皇子非皇后所生,却受到皇后多年照料。然而,这两个不孝子却在皇后丧事期间,没有流露出一丝悲哀的神情。
弘历勃然大怒。
雷厉下令此二人断不可承续大统,并将皇子的师傅们也做罚俸处理。
……
这还算是念及父子之情,皇上对于其他人就没那么仁慈了。
这些日子,乾清宫都是阴冷沉寂的。
小太监们具都胆战心惊,生怕做了什么错事,惹得皇上不快,没了脑袋。
自打皇上接连斩杀了十多个办事出错的小太监后,李玉都不敢再放其他太监进来伺候了,除非那些老练稳重的,尤其是近身伺候,除了他自己,再不假借人手。
“皇上,翰林院所制的皇后册文到了。”
弘历冷沉的接过,专注的一条条检查,结果却发现满文译文中,将“皇妣”一词写成了“先太后”。
这本来是无心之失,训斥一顿改过就好。
然,沉浸在痛失所爱的悲戚中的皇帝,雷霆大怒。
当即便摔了折子,李玉刚上来的茶直接被他砸在地上!
“这帮狗官!对皇后之事竟如此马虎,丝毫不放在心上!!”
暴怒的厉吼声响彻乾清宫的大殿。
李玉惊惶的跪下。
随后,满朝文武就见识到了天子之怒。
皇上够狠。
主管翰林院的是刑部尚书阿克敦,这事交给刑部处理,让下属审理自己长官。
刑部官员见到皇帝盛怒,已经加重处罚,判了个绞监侯。
可显然不够让皇上满意。
刑部官员全部问罪,将阿克敦照“大不敬”议罪,斩监侯,秋后处决,连全尸也不给留。
满尚书盛安、汉尚书汪由敦、侍郎勒尔森、钱阿群、兆惠、魏定国等等全部革职。
京城内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然而,此事余波未平,由于政治空气紧张,在皇后的葬礼上,许多官员借故而没来,送葬人群稀稀拉拉的。
弘历更加愤怒,已经近乎失去理智。
他发现很多官员都剃了头,按照满族规矩,百日之内是不能剃的。
于是弘历瞅准机会,小官太多就流放,抓住最大的两个总督——湖广总督塞楞额、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严惩。
由于塞楞额明明是旗人,还不懂规矩,被皇上勒令自杀。
除此之外,还牵涉到三四个巡抚,几百名官员,造成的深远影响是,皇上再也回不到即为初年待臣下彬彬有礼时代了,连伪装都不愿意。
臣民们清楚的知道,皇上深爱皇后,皇后故去,皇上那仅存的一丝温柔,也随之灰飞烟灭了。
……
这事儿本也与九爷府的人没什么关系,可这盛安不是别人,正是弘晸的老岳丈。
此人与他贪恋红尘、行事诡异的阿玛敏亲王不同,是个老实勤恳甚至有些迂腐的好官。
他阿玛在新皇登基后,便辞去了一身官职,带着媳妇儿到处游山玩水,而他这位老岳丈,如今眉毛胡子都白了,六十多近七十的人了,依旧兢兢业业的为朝廷效力。
如今却因保人而触怒了皇上,好在只是被革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败家福晋又又又坑我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败家福晋又又又坑我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