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
周瑜与公孙度相处的时间还不足一年,但此时临别却充满了不舍。
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的美周郎,这些可不能缺少,加油吧!
公孙度脑中转圜过此念,然后拍了拍周瑜的肩膀,朗声道:“这里的一切,等你到了辽东,你就会发现都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
周瑜不懂此话何意,直到到了辽东才真正明白,但也懵懂的点了点头。
公孙度见此,轻笑一声,招呼过一人,方才又对周瑜说道:“想来你也知道这一路上并不太平,所以在路上一定要听他的话,明白吗?”说话间,公孙度拍了拍招呼过来的亲兵的肩膀。
亲兵无声的点点头,周瑜亦是点点头,他知道这是公孙度的亲兵,是真正的精兵。
“好,那你们就去吧!”
“是,师傅,徒儿拜别!”
“师娘,再见!”
周瑜抹了抹眼角的泪花,跪地拜了拜三拜,方才起身离开。
“老爷,我们什么时候离开啊?”
看着眼含泪水的蔡琰,公孙度知道她这是想要孩子,只能安慰道:“已经做好安排,只需等待时机。”
蔡琰眼中闪过惊喜:“真的吗?”
“真的!
……
右扶风。
张温面色阴沉的看着城外绣着“韩”字和“马”字的大纛,面上满是阴沉。自得知韩遂造反,他就立即整军向西,然而,还是慢了,及至右扶风,韩遂已让杀了汉阳太守,又联合马腾等人,拥汉阳人王国为主,其后大军向东,竟是连战连捷,接连击破陈仓、雍县、眉县、武功,直到右扶风遇上了他所率的大军,才暂时停了下来。
饶是如此,张温怎么也无法想象,若非依靠城池之利,他竟然会不是韩遂等人的对手。
如此,凉州铁骑的威力算是第一次真正展现在了朝廷眼中。
“董卓那厮还是没有回信吗?”
相比韩遂等人,张温更恨董卓。很早之前,张温就传令给金城的董卓,让他从后面牵制韩遂等人,然而,没有得到丝毫回讯。
“还没有!”副将的面色也不是很好看,但回话的速度丝毫不慢,只是说完,面色更加的不好看了。
“哼!”
张温冷哼一声,却见手下一人疾步而来,面色一声,问道:“何事?”
“将军,董太守有消息传回。”
“说!”
“羌人作乱,郡中兵马忙于弹压,无力分兵。”
“哼,借口!”
张温说归说,面色到底还是好看了许多。人就是这样,虽然明知是借口,但总比没有借口,直接就拒绝的好。
扫了眼城外叫阵的韩遂大军,张温又问道:“朝廷有消息传来吗?”
“尚无!”
……
这天,公孙度正和蔡琰先聊着,管家急急忙忙走了过来。
“主公!”
“嗯。”公孙度微微一顿,道,“发生了什么事?”
早先之前,公孙度就吩咐过了,没有什么重要事情的话,不要打搅他们,现在管家既然过来了,必然是要要事。
“回主公,有圣旨到!”
“圣旨?”
公孙度颇觉疑惑,但还是转头对蔡琰说道:“昭姬,某去去就来。”
蔡琰点头应道:“嗯,老爷自去便是。”
公孙度与管家来到前厅,见到了已经有些不耐烦的传旨太监,还有熟人。
“今有西凉反贼韩遂、马腾余众,兴兵作乱,为祸三辅,为防反贼坐大,命辽侯为潼关守将,即日上任,不得有误!”
公孙度面色虽黑,但还是只能应道:“臣接旨!”
“别急,还有!”
公孙度正想起身,不妨一旁的熟人低声提醒道,又只好继续跪着。
“以韩遂为首之西凉叛贼凶猛,镇西将军兵微将寡,恐非其对手,然长安乃高祖所定皇城,只因叛贼不得不迁至洛阳,但绝不能再有第二次落入贼人之手的机会,倘使长安被围,辽侯务必兴兵救援,否则以反叛论处!”
公孙度面色极为不好看的接下了圣旨,连话都没有说。传旨的太监似是被吓到,没敢多说什么,只是点点头,赶紧离开了。
同来的熟人却是留了下来,待传旨太监完全消失在视线里的时候,摇头说道:“侯爷此举孟浪了!”
公孙度没有接话,只是问道:“这是张让建议的吧?”
熟人愣了愣,道:“没错,的确是张常侍向陛下建议。”
“公达可知此乃张让毒计,欲要至某于死地耶?”公孙度愤愤道。
熟人,即是荀攸,闻言眉头一皱,道:“不至于吧?”
公孙度摇摇头,道:“若是他人,或许并不至于,但张让的话,心里绝对是这样的想的。”
“愿闻其详!”荀攸不解各中缘由,问道。
公孙度想了想,问道:“韩遂比之张角若何?”
“无论是声势还是实力相去甚远。”
荀攸稍作沉思便回道,却见公孙度摇了摇头,便问道:“不知侯爷有何高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之公孙大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之公孙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