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据西岸,列船上流,而兵入洲中,是为自内地狱,危亡之道也。
敌军在西岸,将船列于上游,现在如果分兵打位于下游的沙州岛,那无异于自取败亡。
看到了吧?蒋济已经看出如果打沙州岛,那上游的敌军肯定不会无视,容易被敌人在上游顺流而下关门打狗,这是自取其败的出兵方式,劝曹仁不要这样做。
但曹仁不管,自以为兵多,根本不听。
朱桓一看,你自己不来攻城也不说了,在这里也分起兵来了?那这回该轮到我了吧?于是,朱桓充分以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战前预测有多准,他派将军严圭等先领一军去袭击攻打沙州岛的敌军油船,拖住敌军。他亲自领兵对阵曹泰,并突然杀出城来烧了曹泰的营寨,将其击退。
曹泰退了后,攻打沙州岛的常雕等人就尴尬了,此时深入敌后的他们进退两难。
朱桓那边又领兵过来与严圭、骆统等人两路夹击,大破曹军,阵斩常雕、诸葛虔,生擒王双,曹军阵亡及淹死的达一千余人,其余三千余人尽皆被俘,朱桓大获全胜。
后来,曹仁也因军中有发生疫病而被迫撤军。
战后,孙权嘉奖朱桓的功绩,封他为嘉兴侯,奋武将军,领彭城相。这一战打得是如此威风,以至于魏军都对这位东吴大将印象深刻。
黄武七年(228年),鄱阳太守周鲂下血本设计引诱魏国大司马曹休,曹休轻易地相信了他,便统率十万步骑到皖城接应周鲂。
结果周鲂没见到,却发现了东吴大军,大都督陆逊带领左右都督朱桓、全琮各领三万兵马前来迎击。
曹休这才发现自己上当了,但他跟曹仁同学都天真地抱着一个同样的想法——我人多。因此,在中计了的情况下仍不迅速撤离,还寻求与吴军决战,结果被吴军大破于石亭。朱桓趁机献计:
休本以亲戚见任,非智勇名将也。今战必败,败必走,走当由夹石、挂车,此两道皆险厄,若以万兵柴路,则彼众可尽,而休可生虏,臣请将所部以断之。
若蒙天威,得以休自效,便可乘胜长驱,进取寿春,割有淮南,以规许、洛,此万世一时,不可失也。
是不是有点眼熟?
同样指出曹休是关系户,同样指出进军路线夹石、挂车,同样准备生擒曹休后,趁虚进攻寿春,割据淮南,再进图许昌、洛阳,借此成就大业,简直就是夹石版“子午谷奇谋(出自《魏略》)”。
当然,这里的目标是以消灭曹休有生力量替代了攻取长安。
但结果,也是被陆逊否决了。朱桓当时有没有说陆逊胆怯我们不知道,但从后来贾逵在夹石接应曹休来看,这个计策虽然颇有进取性,但考虑得并不全面。
当然,在陆逊引军的追击下,曹休也付出了一万多人和大量辎重的代价,才狼狈逃走。
嘉禾六年(237年),魏国庐江的主簿吕习请求东吴出兵支援他,他作内应。
全琮和朱桓共同领兵前往,但到达后,发现事情已经败露,吕习被斩杀,庐江的魏军已有准备,劳而无功,两人只得领军撤退,朱桓亲自领兵断后。
当时,在撤退的必经之路上有条溪水,离城一里,宽三十多丈,深的地方八九尺,浅的也有四五尺,而庐江太守李膺便准备在吴军渡河时以兵法“半渡而击之”发动袭击。
这位太守想得很好,然后登上城楼想观察一下吴军什么时候准备渡水,没想到看来看去却看到了令他惊恐的一幕——朱桓的节盖。
想必这位太守应该是参与过当时的濡须之战的,至少是了解过这场战争的,所以当他看到朱桓的旗号后,果断放弃了出战的打算,可见朱桓的那一战的军威有着怎样的影响力,颇有点“东吴张辽”的味道。
此次出征,全琮是统帅,他见此次出征劳而无功,觉得有些亏了,琢磨了半天,准备把部队分给诸将,在撤退前在魏国四处偷袭捞一把!(哈哈哈,等于说是四处撒网,见到不妙,收拾东西走人……)
此时已是前将军,假节的朱桓前往问询全琮后面有何打算,在得知他已经有所计划的时候,朱桓怒了,下一步行动都不跟我商议不算,还做出这样的计划,这不把我当事儿啊?当即就要和全琮理论。全琮和朱桓共事多年,知道他的毛病,也怕这个,当时正好孙权派偏将军胡综传达命令,参与军事,全琮便不厚道地把责任全推给了他:
上自令胡综为督,综意以为宜尔。
主公让他来督军,都是他干的!
全琮估计本意也是甩个锅,以免朱桓纠缠不休,但没想到这次闯祸了。这次看来朱桓是真的是气疯了,恨得不得了,回去就准备找胡综来解恨。还在胡综到营门口时吩咐左右:
我纵手,汝等各自去。
我一挥手,你们就退下去。
没想到其中有一个人见此情景担心出事儿,就转身去跟胡综说了。都是同事,这位的脾气谁不知道,这还了得,简直就是鸿门宴啊,胡综听完转身就跑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