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即使在《三国演义》的神仙道法加持下,诸葛亮依然不肯妄斩无罪之人。就算他一心想要收拾你,也一定要用正当的理由。
在诸葛亮禳星借寿的时候,魏延冲进来禀告军情,不小心扑灭了主灯,使得诸葛亮的借寿失败。这时候,“魏延惶恐,伏地请罪;姜维忿怒,拔剑欲杀魏延”。如果诸葛亮要魏延死,这时候甚至都不用动嘴,看着姜维砍下去就行了。但诸葛亮却说“此吾命当绝,非文长之过也。”放过了魏延。为啥?因为魏延虽然扑灭主灯,但并非有意,罪不至死。所以诸葛亮不愿借此杀他。
包括到最后临终前,诸葛亮给杨仪留下的计谋是,如果魏延造反,你拿出锦囊来。锦囊里面,写的是让马岱已经在魏延身边卧底,让杨仪去挑唆魏延大叫三声“谁敢杀我”。而对马岱的指示,则是在魏延大叫的时候下刀。
这一切的前提就是魏延造反。如果魏延在诸葛亮死后老老实实回汉中,那么根本不会促发杨仪开锦囊,马岱就算在魏延身边,也不会随便动刀。
换言之,诸葛亮虽然针对魏延部署了一个步步惊心的连环圈套,但这个圈套触发的第一步是魏延自己造反。魏延不造反,这个圈套就不是圈套,只是个朋友圈而已。
丞相计谋虽狠,不斩无罪之人。
至于你魏延自己要造反,那就对不起了,一触即发,教你死无葬身之地。
实际上,不出诸葛亮所料,他一死,魏延立刻造反。这反过来又证明了诸葛亮所算不差,魏延确实该死,自己走上死路。那么,又怎能责怪诸葛亮安排下了死局呢?明明给你留了三面活路啊。
再次强调,以上并非正史,仅仅是基于毛本《三国演义》的逻辑而言。在更早的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诸葛亮对魏延狠多了:火烧上方谷的时候,提前堵住后路,打算把魏延一起烧死在里面的,结果天降大雨,救了司马懿父子,也救了魏延……
若是嘉靖本里面的魏延喊冤,倒还是有几分道理的!(码字到这里,看了眼时间……7:55……等于说就睡了两个小时不到……继续码字……断断续续的……各位读者老爷们……当不当赏?)
说到蜀后主刘禅,或许很多看官朋友会骂他,扶不起,废材,亡国贼等不堪入耳的话。
但历史上真正的刘禅,绝对不是你们想象的这样无能!
且不说,在诸葛亮死后,刘禅可以独立支撑蜀汉30年,单单是在诸葛亮临死之前,阿斗问了诸葛亮一个问题,就足以证明,刘禅这小子是在装傻!
在刘备的三个儿子之中,以刘禅的资质最为普通,刘永非常厌恨宦官黄皓、而刘理被封为安平王,想必此人亦有不错的号召力,还有为百姓谋福的治世之道。而刘禅呢?或许只是比刘永,刘理稍微大了一点,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其他优势。
但为何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时,却直接把皇位传给最蠢的儿子,也就是刘禅呢?
其实刘备看得非常深远,其一刘禅与赵云、诸葛亮等老臣是有着非常不错的关系的。其二,刘禅智力平庸,不容易被人算计。
说白了,刘备把皇位传给刘禅,这样刘禅日后很有可能是一个,“无人放在眼里的皇帝”,如此一来,蜀国也就相对安全,甚至是根本不会把蜀国放在眼里。
公元223年,由于战败刘备郁闷成疾,最终只得在白帝城交代后事。
刘备在临死之前,把蜀国的军事大权主要交给李严,还有诸葛亮,政务方面的大权责由诸葛亮一人掌握。不过话又说回来,由于诸葛亮在民众、诸位大将心目之中的地位,他早已是蜀国的第一把手。
说白了,在刘备死后,蜀国的军政大权基本系诸葛亮一人身上。
那么刘禅呢?到底是什么处境?
其实,刘禅的情况还算是不错的,除了完成刘备交代的学习《汉书》、《礼记》等书籍之外,其他的时间基本上是在帮忙看家,也就是一个闲职皇帝。
因为此时的刘禅,他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诸葛亮在攻打曹魏之时,刘禅他没有拒绝的理由,但是更为尴尬的是刘禅他即使想拒绝也没有那个权利!
总体来说,在刘备死后,刘禅还算是过得不错。只是没有权利在身,体会不到那种九五之尊的感觉!
对蜀呢?在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平定了国内的叛乱,公元225年诸葛亮更是平定了南中叛乱。公元228年之时,蜀国的兵力、总体生产力,也都恢复得非常不错。于是后来,诸葛亮便提出北伐。
司马懿趁诸葛亮病重之际率兵攻打蜀军,收降蜀军数百、少量军资、器物。而此时坐镇成都的蜀后主刘禅,却再也坐不住了。由于成都需要人有把守,刘禅便亲自授意并且指派尚书仆射李福前往诸葛亮军营问候孔明。
诸葛亮当时的身体状况非常糟糕,而刘禅此时派遣李福明面上是询问诸葛亮的病情,但实际上却是想要在诸葛亮身上得到治国的解决方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