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去世后,吕后专权。
专权期间,吕后打压功臣、削弱刘姓诸侯王,甚至打破“非刘姓不得为王”的约定,擅封诸吕为王。
可是,吕后在时,这些受到打压的诸侯王、功臣列侯,除了“积极配合”外,什么也不敢作。直到吕后去世,他们才敢开始行动。
他们怎么就这么忌惮吕后这个女人呢?
嚣张的吕后刘邦去世后,吕后没有发丧,而是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大规模诛杀功臣!
她对“相好”审食其说:诸将当年和先帝同为老百姓。先帝做了皇帝后,他们心中就怏怏不乐了。如今先帝去世,他们自然更不会安心作幼主的臣子!不把他们全部除掉,天下不安!
不过,4天后,刘邦驾崩的消息还是传了出来,在郦商的劝说下,吕后意识到风险太大,放弃了诛杀功臣的计划,大赦天下,安葬高祖,以太子继位。
随后,吕后专权开始了,后专权期间,开始残害刘姓诸侯王,当年险些影响自己地位的赵王如意及戚夫人被首先打击。戚夫人被作成“人彘”,赵王如意被毒死。
后来,又因新立的赵幽王刘友与吕后赏赐的王后关系不睦,把刘友召来,活活饿死!
赵幽王死,吕后又把梁王迁去作了赵王的位子腾出来给了吕家人吕产,新迁去的赵王又受不了压制,死了。吕后干脆让吕禄作了赵王。
对于实力最雄厚的齐国,吕后的也是试图痛下杀手,吕后曾设计企图毒杀齐王,刘邦的庶长子刘肥。刘肥比较精明,察觉不对,主动献出城阳郡给鲁元公主(吕后之女),并尊公主为鲁王太后,这才幸免于难。
随后,吕后又两次分割齐国,她先是把济南郡改为吕股,由吕台为吕王,随后,又把琅琊郡割出来,另立了琅琊国,交给了吕须的女婿刘泽。同时,齐王刘襄的儿子刘章以宿卫的名义入宫。
除此之外,吕后还在燕王去世后,杀了燕王后嗣,以吕通为燕王,用后来齐王的话说,吕后专权时期,“杀三赵王,灭梁、赵、燕,以王诸吕,分齐国为四”。
除此之外,吕后对功臣也压制极深,前面说到,高祖驾崩之初,吕后险些尽杀功臣。
风险太大,没有干之后,吕后开始对功臣集团看似“温和”的限制,惠帝在世时,萧规曹随,彼此关系还算过得去。
惠帝去世后,吕后令吕产、吕禄掌握了兵权,并开始对朝堂行政权下手。刘邦去世前曾指定:萧何、曹参之后,应该是王陵和陈平的搭档辅政。
可是,王陵因为反对吕后分封诸吕,被罢免回家,陈平虽进为右丞,但不得实权。
吕后以自己的“相好”审食其为左丞相,决断天下大事,随即,又以自己的亲信任敖入朝,为御史大夫。
可以说,吕后专权期间,重用吕家及其亲信,对诸侯、功臣利益多有侵犯。
那么,诸侯、功臣们,是如何对待吕后的呢?
诸侯、列侯的“积极配合”吕后在世时,无论是陈平、周勃这样的功臣,还是齐王、赵王这样的诸侯,不管心中怎么不平,表面上都是积极配合的。
前面提到,齐王主动割城阳给鲁元公主,以求活命。惠帝去世后,吕后哭而无泪,张良的儿子找到陈平:新君幼小,太后不安!现在只有主动让吕产等人掌握兵权,让吕家人入朝担任大官,太后才能心安,我们才能活命!
随即,他们主动提出由吕产、吕禄等人掌握兵权,吕后要违背“白马之盟”,分封吕氏为王,询问周勃、陈平意见。
周勃等人回答: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
此后,以诸吕为王,让齐割济南郡为吕国等各种政策,全部是功臣们主动提出的!
而诸侯王们呢?
他们直到接到陈平、刘章等人的信后,才敢于开始行动,在此之前,也无不是唯唯诺诺、主动配合。
这是为什么呢?
名正言顺的吕后吕后专权,是名正言顺的。
汉承秦制。尽管汉朝人一口一个“暴秦”,但在汉武帝改革前,其中央制度基本上袭承秦制。
所以,与秦国宣太后、赵太后时期一样,“后即小君”,太后不但可以临朝称制,还可以以“朕”自称!而诸大臣、王,甚至天子(无论是否已经亲政),在太后面前都要以“臣”自称。
同时,汉以“孝”治天下,除了两位开国之君刘邦、刘秀外,所有天子的谥号都有“孝”字。
吕后只有太子一个亲生儿子,但吕后在宗法上是所有王的嫡母!
所以,吕后专权,是名正言顺的。
反对吕后,是以臣反君,以子逆母,是说不通的,令人畏惧的吕后吕后,也不是一般的太后。
刘邦是平头百姓时,吕雉就是他的妻子了。所以,早在民间时,吕雉就是萧何、曹参、夏侯婴等人的嫂子了,甚至是樊哙的妻姐,关系紧密。
而在后来,吕后“佐高帝定天下”,又在高祖外出期间留镇长安,其间表现出了非凡的能力。所以,刘邦想换太子时,“为群劝止”,遭到了群臣的反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