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对于司马懿来说却是个大大的好消息。
因为,只要诸葛亮一死,整个天下基本上就找不到对手。整个天下、江山,也将任由司马懿指点。
然而,在诸葛亮病逝之后,司马懿却一直未曾踏足川地,终身都没敢攻打蜀国。
司马懿这波操作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照理论上来说,蜀国诸葛亮一死,司马懿应当挥兵攻打蜀国,让自己成就万世功名才对。
但为何,司马懿却当起了一辈子的缩头乌龟呢?
其实,司马懿之所以没有进攻蜀国,乃是真正大智者的做法。
如果司马懿进攻蜀汉,将会面临灭顶之灾!不但司马懿没有出头之日,就连整个司马家族也都完了!
为何如此说呢?司马懿如果真的率兵进攻蜀汉,到底将会面临什么样的灭顶之灾呢?
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之时,便因为司马懿的上场,被迫上演了空城计。
当时,司马昭是跟随司马懿一同阻击诸葛亮的。当时司马昭见城门大开,而且城池亦不大,便想直接率领兵马冲杀进去,如此便可活捉诸葛亮,名成天下。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
没错儿,当时司马昭就已经看出了诸葛亮乃是无兵在手的,因此故意打开城门。然而身经百战的司马懿他却直接下令退兵,并且对司马昭说:“诸葛亮生平用兵谨慎,从不弄险!不可追击!”
当时司马懿这个话,估计连他自己都不会相信。要设伏兵,也有地势够大才行,当时诸葛亮所在的西城,根本就是一个弹丸小城,休说设下伏兵,就是普通百姓能够蜗居生活就算是不错了。
那么,司马懿为何要故意放走诸葛亮呢?
道理也很简单,因为此时司马懿明白,如果自己这次把诸葛亮给活捉,自己便会被曹魏架空,不但兵权保不住,就连自己也将会被曹魏提前解除劳动合同!
最后,或许当魏主感觉到司马懿是一个威胁之后,便会随便安排一个罪名,把司马懿给查办,其子流放边关。这其实就是,兔死狗烹的道理。
而在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也同样坚持不伐蜀,其道理也很简单!司马懿他就是要留着姜维、有了蜀汉的威胁之后,魏主便会给他一定的兵权,这样自己的地位可以保住,兵权也会一直在手,而且自己魏主辅佐大臣的身份也会一直加在身上。
诸葛亮去世后,如果司马懿真的带兵进攻蜀汉,一举拿下西川,那么司马懿的利用价值也就没了,如此一来不但自己永无出头之日,而且也会连累自己的子孙。
众所周知,诸葛亮在生前极其注重与东吴的联动作战。在诸葛亮北伐期间也是联同孙吴同时出兵制约曹魏,虽然诸葛亮新丧,但是东吴也不会坐视曹魏攻打蜀不管。至少,当孙权在世之时,东吴是一定不会坐视不理的。
再者,蜀汉方面虽然诸葛亮去世,同样还有姜维、廖化、王平等智勇之将。同时兼,蒋琬、董允、费祎等智囊之士,司马懿想要在短时间之内打败蜀汉亦是不可能的。
同时,蜀汉的蒋琬、董允、费祎等人一定会联合孙吴共同阻击司马懿的进攻。由此,司马懿面对的不仅仅是蜀汉,而且还要面对东吴兵马。
加之,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道进兵极难,粮草物资运输极为不便!
加之,司马懿并不会使用木牛流马之术来搬运粮草,因此如果想要大举进攻蜀汉,粮草是解决的首要问题,但是司马懿也无法很好的解决粮草的运输问题。
同时,司马懿还要防备东吴的阻击。
综合来看的话,司马懿如果在诸葛亮死后强行进攻蜀汉,想要一雪前耻的话,估计等待他的结果只会是死路一条。
即使不死,自己也不可能身居高位,更加不可能有机会打败曹爽,赢得最终的政权。
如果司马懿所率领的兵马被蜀汉、或者是东吴击败,不但自己脸上无法,就连子孙也将会被连累!
公元249年,司马懿悍然发动高平陵政变,一举诛杀了最大政敌曹爽。
杀完曹爽后,为免后患的司马懿,又诛杀曹氏七千多人,一时间洛阳血流成河,无数人惊惧交加。
司马懿用一场屠杀,让所有人都禁声!
那时候,曹魏的忠臣良将在哪里?他们的后人又在哪,为何少有发声阻止,甚至反抗?
曹操建立的曹魏政权,无疑是三国时代人才最多的阵营。
这个阵营最鼎盛时,按三国演义说法是,文臣无数,武将如雨,用人才济济都不足以形容。
这群人跟随曹操打天下二三十年,忠诚绝对没得说,但悲催的是,英雄也抵不过岁月侵蚀。
公元218年,五子良将中的乐进第一个殒命,成了曹魏宿将中故去最早的人。
公元219年,曹操的左膀右臂夏侯渊,在汉中之战被黄忠斩杀。
公元220年到229年,无数耳熟能详的名字接连故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