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陈余来说,已经抓住了韩信主力,正是施展其“十则围之”企图之时,遂“空壁而出”。
这一切,韩信可是算得很准的。
此时,韩信发动了“奇兵”。2000轻骑,迅速杀出。
即便陈余是“空壁”而出,营中很可能也有不少于2000人的。
不过,陈余出击是“开壁”追击,营门应当是洞开的(便于大营与作战部队之间调遣、联络)。而且,大营应当是忙着给前线输送箭矢、物资,不在严防状态。
2000轻骑突然杀出,迅雷不及掩耳,大营纵然有兵,也是来不及组织抵抗的。
韩信攻取大营后,树立赤帜,虚张声势。
赵军前不能胜,后方又悉数易帜,以为汉军另有大军,“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大乱!
汉军夹击,大获全胜!
总的来说,陈余虽然不是李左车所说的“有百战百胜之计”,但却并不“菜”。井陉之战,他之所以“轻易”被韩信击败,只是因为他遇到了那个时代谁也打不过的“怪物”。
而韩信之胜,正是在侦知情报后,因敌制胜。他把握陈余的心理,因势利导,调动敌人,最终给敌致命一击!
公元前205年,韩信与张耳率数万精兵东下井陉进击赵国。赵国统帅成安君陈馀一阶迂腐儒生而已,不听广武君李左车的计策,坚壁城门派奇兵断韩信的粮道,执意要和韩信正面交锋。韩信则在井陉之战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华,在战斗之前,部署好奇兵,在战斗中趁着赵军倾巢而出,占据赵军的要塞立上汉军的旗帜,然后命将士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前后夹击,大破赵军。力斩成安君,禽赵王歇,灭了赵国。
公元前204年,韩信率兵出征齐国,在潍河岸边,遭遇到了齐楚的联军,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潍水之战。楚军主帅龙且自大贪功,不听劝阻。韩信则下令连夜赶做一万多口袋,装满沙土,堵住潍水上游,带领一半军队渡过河去,攻击龙且。战场上韩信率兵假装战败,往回跑。龙且以为自己料到韩信就是如此的胆小,于是派兵渡水追击韩信,韩信下令挖开堵塞潍水的沙袋,河水汹涌而来,龙且的军队一多半还没渡过河去,韩信立即回师猛烈反击,杀死了龙且。龙且在潍水东岸尚未渡河的部队,见势四散逃跑,齐王田广也逃跑了。韩信追赶败兵直到城阳,把楚军士兵全部俘虏了。这一战,可以说奠定了楚汉相争的汉军胜利的基础。楚军在这一战中,失去了最后的有生力量,不得不转入战略防御态势,而汉军则完成了对楚军全面包围,距离取得最终胜利变成了时间的问题。
公元前202年,刘邦率领各路联军与项羽大战与垓下,韩信奇计四面楚歌,把楚军唱到崩溃,士气低迷,无心恋战,逃兵无数。终于,一代霸王自刎于乌江边。
而正所谓“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待一切战事结束,韩信的命运也迎来最后的尾章。
其实早在韩信征服齐国之时,齐人蒯通就曾劝说过韩信,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不过当时韩信因念刘邦之情,就拒绝了蒯通。韩信一心觉得自己为汉立下了不世之功,刘邦会念计旧情,不会夺走他的齐国。可是,在战胜项羽之后,刘邦就突然袭击夺走了韩信的兵权,并且封韩信为楚王。然而到了楚地,韩信仍然没能收敛,出入带着士兵,还收留了项羽的旧将钟离眛,总算给了刘邦找到了借口。然而就当刘邦要在云梦泽抓捕韩信时,韩信还想起兵谋反,不过韩信自觉自己并没有罪过,还是最后放弃了谋反的打算。不过最后刘邦赦免了韩信的罪过,将他降封为淮阴侯。
如若到此,韩信也算安得晚年了。可是韩信最终与陈豨密谋谋反事泄,被吕后和萧何联合用计杀死,一代兵仙就此殒命。
回首韩信的一生,可以看出,韩信身怀大志,战功卓着。可是韩信在性格上却有着致命的缺点,那就是韩信自恃其能,为人不懂得谦虚,并且实在是缺乏政治头脑,这最终也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后世有诗评韩信曰:
君臣一体,自古所难。
相国深荐,策拜登坛。
沈沙决水,拔帜传餐。
与汉汉重,归楚楚安。
三分不议,伪游可叹。
喜欢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