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调研工作的残酷性,远超我的预期。这不仅是对海州产业现状的一次摸底,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攻防战。
钱振华作为发改委的老资格,对海州的每一个角落都了如指掌。他精心规划的考察路线,就像一个接一个的连环套,等着我往里钻。
上午十点,调研组的大巴车停在了位于城北的老国营红星制药厂门口。
一下车,一股刺鼻的酸腐气味便扑面而来。厂区内杂草丛生,巨大的反应釜锈迹斑斑,几根高耸的烟囱正冒着不合规的黄烟。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工人们穿着油腻的工作服,神情麻木地穿梭在管线之间。
这哪里是大健康产业的未来?分明是工业时代的残阳。
我看到省发改委副主任宋光明的眉头瞬间锁紧,他甚至拿出帕子掩住了口鼻,目光扫向我们陪同人员。
果不其然,钱振华立刻走上前,脸上挂着一副沉痛而无奈的表情。
“宋主任,这就是我们海州目前的家底。红星厂曾经是全省的纳税大户,但现在设备老化、工艺落后。要搞大健康、搞生物医药,这个厂就得关停,涉及三千多名职工的安置,还有这片土地的土壤修复,光这两项的成本就是个天文数字,市财政根本负担不起。我们也是有心无力啊。”
他这番话看似在诉苦,实则是在给调研组“上眼药”,暗示我的规划是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
随行的市直部门干部们都低下头,不敢接话,气氛一时陷入了尴尬的凝滞。
我注意到孟瑶站在宋光明身后,手中的录音笔一直开着,她的目光越过众人,落在了我身上。
我神色平静,对钱振华的发难早有预料。我没有急于反驳,而是走到一个正在操作阀门的老工人身边。
“师傅,您在这个岗位干了多少年了?”我的声音洪亮,盖过了部分噪音。
“二十八年了!”老工人抹了一把脸上的油污,大声回答。
“对这里的管线和反应流程熟不熟?”
“闭着眼睛都能摸得清!这厂子里的设备,我就像对自己孩子一样熟!”老工人语气里透着一股自豪。
我点点头,转身看向宋光明和钱振华,语气沉稳而有力。
“宋主任,钱处长看到的,是落后的产能和巨大的包袱。但我看到的,却是海州最宝贵的财富。”
钱振华冷笑一声:“江副主任,这时候就别唱高调了。这堆废铁和污染,算什么财富?”
我没有理会他的嘲讽,指着身后的厂区侃侃而谈:
“红星厂的设备确实落后,但它的基础管网、电力设施、蒸汽供应系统依然完好,只要进行技术改造,完全可以作为生物医药中间体的生产基地。更重要的是人!这里有三千名经验丰富、纪律严明的产业工人。像刚才那位师傅,他对化工流程的熟悉程度,是任何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比不了的。只要经过三个月的转岗培训,他们就是最优秀的生物制药操作工!”
我从随身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图纸,铺在布满灰尘的机器盖上。
“关于土壤修复,我们已经联系了省内的高校,准备在这里建立土壤修复实验基地,申请专项科研资金,变花钱为引智。至于职工安置,新产业园建成后,用工缺口在一万人以上,完全可以内部消化。”
我的数据详实,逻辑严密,将钱振华口中的死局,硬生生拆解成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变局。我没有否认困难,而是用更高的维度转化了困难。
宋光明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他走到图纸前仔细看了看,拍了拍我的肩膀:“好一个变废为宝!年轻人,有想法,有魄力!做规划就要有这种穿透迷雾看本质的能力。”
钱振华的脸色变得铁青,张了张嘴,却在这个完美的逻辑闭环面前,找不到任何反驳的切入点。
我瞥见孟瑶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她的心跳似乎都加快了。我知道,在她的眼中,我此刻不仅仅是一个写材料的笔杆子,更是一个能把蓝图变成现实的操盘手。
白天的高强度攻防战结束后,晚上才是真正的煎熬。
市发改委的大会议室灯火通明。所有的调研数据都需要在今晚汇总,形成第一阶段的初稿。时针指向十一点半,会议室里弥漫着浓重的咖啡味和烟味,年轻的科员们一个个眼圈发黑,敲击键盘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我看了一眼众人,合上手中的文件夹:“今天大家都辛苦了。剩下的工作是对核心数据的逻辑校验和文字润色,这部分我来做。你们先回去休息吧,明天还要陪同考察。”
众人如蒙大赦。钱振华深深看了我一眼,冷哼一声,也提着包走了。偌大的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我松开领带,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准备开始最后的冲刺。
“江主任,还没走呢。”
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响起。我抬头,看到孟瑶正站在门口。她换下了一丝不苟的职业西装,穿了一件米白色的针织开衫,显得柔和了许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被甩后,我上岸教育局开始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被甩后,我上岸教育局开始逆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