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主任的办公室在八楼,比钱景明的办公室更宽敞,也更气派。巨大的红木办公桌后面,是一整面墙的书柜,摆满了各种书籍和文件,透着一股浓厚的学者型官员的气息。
我敲门进去的时候,他正背着手,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海州市的晨景。
“主任,您找我。”我站定在他身后,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
王一鸣转过身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他比在临川时显得更加沉稳,眼神也愈发深邃。他扬了扬手中拿着的那份文件,正是我的那份会议纪要。
“江远啊,这份纪要,是你整理的?”
“是的,主任。昨晚钱处长安排的,时间比较紧,可能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请您批评指正。”我谦逊地回答。
“不成熟?”王一鸣笑了,他走到办公桌前,将纪要平摊在桌面上,用手指点了点,“我看,是太成熟了。”
他拿起一支红笔,在纪要的几个关键标题下,画了几个圈。
“‘以数据要素为核心,重塑传统产业价值链’,‘警惕数字经济领域的‘马太效应’,强化政府引导与监管’,‘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平台’……”他一边念,一边点头,“这些提法,都非常好。把一场务虚的座谈会,提炼出了可以落地的政策方向。你没有参加会议,能做到这一点,很不简单。”
“我只是把各位领导的发言,做了些梳理和归纳。”
“不,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归纳了。”王一鸣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他看着我,一字一句地说道,“这是‘解读’。你读懂了这场会议的‘潜台词’,也读懂了我希望在这场会议上,听到什么,得到什么。”
他的话,让我心中一凛。我知道,我那点小心思,根本瞒不过这位以眼光毒辣着称的领导。
“江远,”他放下笔,语气变得语重心长,“我把你从临川调上来,是顶着一些压力的。很多人觉得,一个县里来的干部,视野和格局,都有限。你这份纪要,算是替我,也替你自己,做了一次有力的证明。”
“谢谢主任的信任和栽培。”我由衷地说道。
“但是,”他话锋一转,“我也要提醒你。在市里,光会写材料,是不够的。”
他走到书柜前,从里面抽出一份厚厚的卷宗,递给我。
“这是去年,我们委里牵头做的,关于‘海州港口经济转型升级’的课题调研报告。你拿回去,好好看看。”
我接过报告,入手极沉。
“在县里,你可能只需要把领导的意图,写成漂亮的文章。但在市里,特别是在我们发改委,你写的每一个字,都可能关系到一个产业的兴衰,关系到几百亿的投资。你的文章,不能光是‘漂亮’,更要‘精准’,要‘有料’。”
他指了指我手里的报告:“精准和料,从哪里来?从这里来。从这些堆积如山的报告、数据、案例里来。所以,在市里,一个优秀的笔杆子,不仅要会‘写’材料,更要会‘看’材料,会‘找’材料。你要把自己,修炼成一部‘活字典’,一个‘数据库’。别人还在找论据的时候,你已经能把相关的政策、数据、案例,信手拈来。这,才是你在市里安身立命的真本事。”
王一鸣的这番话,如醍醐灌顶,让我瞬间明白了自己未来的努力方向。他不仅肯定了我的长处,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的短板,并为我规划了成长的路径。
这番“推心置腹”的教诲,也无形中向整个发改委,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江远,是我王一鸣看重的人。
从主任办公室出来,我能明显感觉到,走廊里遇到我的同事,眼神里都多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有好奇,有探究,当然,也有不易察觉的嫉妒。
当我回到综合调研处时,这种感觉,愈发强烈。
钱景明处长脸上的笑容,比昨天真诚了许多。他主动让我坐下,给我讲了许多处里的业务情况,言语间,已然把我当成了可以分担核心工作的副手。
老马哥看我的眼神,也不再是那种事不关己的淡漠,他甚至主动起身,帮我的水杯里续上了热水,笑着说:“小江,有前途啊。”
唯独李伟,他的反应,最是微妙。
他依然对我笑脸相迎,甚至比之前更加热情。他主动拿了一些他正在跟进的材料,说是让我“熟悉一下”,还说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他。
但在这份过度热情的背后,我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深深的戒备和……敌意。
我的“一战成名”,对他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在此之前,他是处里当仁不让的“第一笔杆子”,是钱处长最倚重的左膀右臂。而我的出现,并且是以这种被大领导公开“点赞”的方式出现,无疑是直接挑战了他在处里的核心地位。
接下来的几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无声的战争”。
钱处长开始正式给我安排工作,他将一个关于“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的课题,交给了我,让我负责前期的资料收集和框架搭建。这是一个分量很重的任务,也是一个向我示好的明确信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被甩后,我上岸教育局开始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被甩后,我上岸教育局开始逆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