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醉的后果,便是次日清晨林晚昭顶着微微发胀的脑袋爬了起来。好在青梅酒性子温和,倒也不至于头痛欲裂,只是嘴里有些发干。
她拍拍脸颊,想起昨晚居然和侯爷对坐饮酒、还说了那么多话,脸上不禁又有些发热。侯爷昨晚……好像格外好说话?居然还同意她以后常回庄子!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心情大好之下,她决定做点清爽的早膳解解酒气。熬了一锅软糯的小米粥,拌了个酸辣可口的小黄瓜,又煎了几个金黄诱人的葱油饼。给顾昭之送去时,他看起来神色如常,仿佛昨晚那个在星夜下略显温和的侯爷只是她的错觉。
“今日的粥,火候过了些。”他尝了一口,例行公事般地挑刺。
林晚昭如今早已摸透他这口是心非的性子,笑嘻嘻地应道:“是是是,民女下次一定注意!侯爷您多吃点小黄瓜,清口!”
顾昭之瞥了她一眼,没再说什么,安静地用完了早膳。
官船再次起锚,调整方向,开始正式踏上返程之路。
与南下时那种带着探查目的的凝重不同,返程的气氛明显轻松了许多。虽然戒备依旧森严,但护卫和船工们的脸上都带着即将归家的期盼和喜悦。墨砚带来的京城消息也证实,王氏已被拿下,大理寺正在加紧审理,京中与此案有牵连的几只小鱼小虾也已被迅速控制,掀不起什么风浪了。大局已定。
顾昭之似乎也清闲了不少,不再终日埋首于卷宗之中,偶尔会到船头站一站,看看两岸飞速倒退的风景。只是他的目光变得更加深邃,仿佛在酝酿着什么。
林晚昭则彻底进入了“归心似箭”的模式。她开始兴致勃勃地整理这次南巡的“战利品”。
她的舱房里,原本空荡荡的角落如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东西:
几个大大的藤编箱子里,装满了她一路搜罗来的各地特产食材和调味料:苏州的甜糯鸡头米和清香桂花酱、杭州的鲜美笋干和咸香火腿、蟹乡金老板“赔罪”送的一小坛改良版秘制蟹醋、渝州带来的麻香味十足的顶级花椒和辣椒粉、还有她自己熬制的那罐威力惊人的“地狱辣酱”(妥善密封,贴上了骷髅头警示标签)、石泉镇乡民送的干野菌、云岭村的野桃子干……简直是一个小型食材博物馆!
一个专门的书匣里,整整齐齐码放着她这一路记录的食谱和见闻笔记。厚厚的一沓纸,上面用她特有的、略带稚气却工整的字迹,详细记录着每一道创新菜或改良菜的灵感来源、用料配比、制作步骤和心得体会。比如《论地狱辣酱的十八种用途(慎用)》、《清蒸冰髓佐姜汁之取髓手法详解》、《如何用一口锅进行有效防御(非必要勿试)》、《江南船点造型汇总》、《西南山珍图鉴与烹法》……旁边还画了些可爱的Q版示意图,比如一个小人举着锅对抗一个大刀土匪。这些可是她最宝贵的财富!
床头的一个小抽屉里,则珍藏着她的私人宝贝:那对流光溢彩的琉璃莲花灯(小心地用软布包着)、顾昭之赏的那枚温润的羊脂白玉平安扣、那方雨过天青色的杭罗手帕(她后来偷偷洗好晾干,仔细收起来了)、还有那一小罐苏州知府送的驱蚊膏。每一样都承载着一段独特的回忆。
当然,还有她形影不离的“功勋锅”和新宠铁锅,并排挂在厨房最顺手的位置。
她一边整理,一边嘴里念念有词:
“嗯,这鸡头米回去可以做糖水,侯爷应该喜欢……”
“这桂花酱正好拿来腌渍庄子上的酸野果,做成果脯肯定好吃!”
“哎呀,忘了问龙井村的胡老汉买点今年的新茶了!失策失策!”
“这笔记得收好,回头说不定能出本《林小厨娘南巡美食记》呢!肯定畅销!”
她甚至开始规划回到庄子后的宏图大业:温泉眼要好好规划一下,弄几个不同温度的池子;果酱作坊要扩大,试试新品;还要开辟一小块地,专门种她从南方带回来的稀奇香料……
想到兴奋处,她忍不住哼起了不成调的歌,在厨房里忙活的身影都带着欢快的节奏。
钱厨师看着她每天像只囤积过冬粮食的小松鼠一样快乐地忙碌,摇了摇头,嘴角却带着笑。年轻人,精力真是旺盛。
偶尔有相熟的护卫来厨房蹭吃的,打趣她:“林姑娘,这么急着回去,是想庄子上的好吃的了,还是想庄子上的人了?”
林晚昭就会梗着脖子,理直气壮地回答:“都想不行啊!我的鸡我的鸭我的果子树,可都等着我呢!” 绝口不提那个“庄子的前主人”。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那种强烈的归家感,不仅仅是因为庄子,更是因为……那个虽然总是毒舌挑刺,却会在她遇险时震怒、在她受惊后让她泡温泉、在星夜下与她共饮一杯酒的……那个人。
回去,意味着不是回到侯府那个等级森严的下人院落,而是回到一个有他存在、有她自己一方小天地的“家”。虽然这个“家”的定义还有点模糊,但那种安稳和期待的感觉,却是实实在在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成难民小厨娘把腹黑侯爷逗笑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成难民小厨娘把腹黑侯爷逗笑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