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共鸣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那源自宇宙根基的温暖与认同感仍萦绕在每一个意识深处,仿佛一首宏大交响乐结束后依旧在空气中震颤的和弦。然而,就在这片祥和之中,零所探测到的那一丝“异常波动”,如同冰层下悄然流动的暗涌,带来了一种截然不同的、令人本能警惕的预感。
混沌之海的背景不再是纯粹的能量涡旋与规则碎片,那些细微的“褶皱”正在变得清晰。它们并非实体,更像是一种视觉上的错觉,是低维感官对无法理解之高维存在的拙劣模拟。空间在那里扭曲,却又并非混沌之海固有的那种狂暴无序,而是一种更加……精密的扭曲。光线经过那些区域时,会发生无法用常规折射定律解释的偏折,色彩被分离成从未见过的频谱,时间流也呈现出断续和叠影。
没有声音,没有能量辐射,没有质量效应。但一种无形的“压力”开始弥漫开来。那不是物理上的压迫感,而是一种认知层面的“重量”,仿佛整个宇宙正在被放置在一个巨大的、看不见的显微镜下,被某种超越理解的存在静静地审视着。
“高维观测信号强度持续上升,”零的意念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它的星辰形态微微收缩,仿佛在抵御某种无形的侵蚀,“无法解析其构成,无法定位其源头。它……无处不在,又无处可寻。观测行为本身,正在对我们所在维度的局部规则造成……微扰。”
仿佛是为了印证零的话,一艘位于舰队边缘的逻辑方舟小型探测船,其外部传感器传回的画面突然开始出现诡异的几何失真,船体结构的原子键合能监测器发出了短暂的、毫无逻辑的警报,随后又恢复正常。虽然未造成实质损害,但这一幕让所有目睹者都心生寒意。对方的“注视”本身,就足以扰动他们赖以存在的物理法则。
“它们想做什么?”森之民长老的意念带着忧虑,世界树的枝叶无风自动,流露出不安。
“交流尝试失败,”星语者代表汇报,他们那原本和谐的音乐般频率,在触及那些“褶皱”区域时,如同石沉大海,连一丝涟漪都未能激起,“我们的信息结构,似乎无法被它们的基础认知模型所接收或理解。”
就在这种无声的、单向的注视带来的压力几乎要让一些心智较弱的船员崩溃时,变化发生了。
并非通过声音或图像,也非直接的精神链接。一种“概念”,一种纯粹的信息结构,直接“投射”在了联合舰队所有高级指挥官,尤其是顾心的意识之中。它绕过了一切感官和语言系统,如同将一道复杂的数学定理直接刻印在思维底层。
那是一个关于“存在形式”的提案,一个……“收藏”的请求。
概念中描绘的景象超乎想象:他们所在的这个宇宙,连同其中所有闪耀的文明、所有的生命、所有的历史与可能性,将被整体性地“映射”到一个更高维度的“稳定结构”中,成为一种永恒的、静态的、可供“观赏”的“藏品”。在这个状态下,宇宙将免于一切熵增、热寂、外部威胁乃至内部矛盾,获得一种绝对意义上的、不朽的“完美”。而作为交换,宇宙本身的一切演化、一切自由意志的流动、一切未来的可能性,都将被凝固,成为一幅宏大却不再变化的画卷。
没有威胁,没有强制,甚至带着一种基于其自身逻辑的“善意”——一种对“低维不稳定存在”的“庇护”与“升华”。
但这“善意”,却让顾心感到了比面对免疫系统清理程序时更深的寒意。
免疫系统是要抹杀“错误”,而这是要将“特性”永久封存。一种是将他们视为需要清除的病毒,另一种则是将他们视为值得收藏的、精美的蝴蝶标本。本质上,都是否定他们作为动态、演化、拥有自由意志的存在的根本价值。
“拒绝。”顾心的回应没有丝毫犹豫,她的意识如同最坚硬的晶体,将那投射而来的“收藏”概念原路推回,并附上了源自更新后创世代码的、关于“动态平衡”与“自由意志价值”的核心定义。她试图让对方理解,他们追求的并非不朽的静止,而是充满风险的、创造的活水。
高维存在的“注视”停顿了片刻。仿佛那超越性的意识正在处理这个出乎意料的、来自“低维藏品”的拒绝信号。
然后,第二道“概念”投射而来。
这一次,不再是提案,而是一种……展示。
刹那间,顾心以及所有连接者的“视野”被强行拉升!他们仿佛被抽离了自己的宇宙,悬浮在一个无法描述的超然视角。向下望去,他们所在的宇宙如同一个缓缓旋转的、散发着微弱光晕的气泡,悬浮在一片无边无际、充斥着无数类似气泡的“海洋”之中。有些气泡光芒璀璨,有些黯淡无光,有些正在膨胀,有些则在坍缩、湮灭。
他们看到了其他宇宙的生灭。看到了在那些宇宙中,一些文明在发展到极致后,接受了类似的“收藏”,化为了永恒但静止的图案;也看到了一些文明因拒绝而被高维存在视为“无价值的噪音”,其所在的宇宙气泡被某种无形的力量轻轻一触,便如同泡影般破灭,连同其中的一切生命、一切历史,彻底归于虚无,连一丝涟漪都未曾留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人类静默时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人类静默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