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的指尖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字符时,窗外的天刚蒙蒙亮。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时间跳至清晨六点十分,她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目光落在桌角那杯早已凉透的速溶咖啡上——这是昨晚加班时泡的,现在杯壁上还凝着一圈褐色的水渍。
桌上摊着三份待审核的签证材料,最上面的一份属于一位叫陈悦的姑娘,申请的是法国留学签证。材料里夹着一张巴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复印件边缘被反复折叠过,边角有些磨损,旁边还附着一张手写的便签:“林专员,麻烦您多费心,这是我第三次申请了。”字迹娟秀,末尾画了个小小的笑脸,却掩不住字里行间的紧张。
林夏拿起材料,逐页核对。护照有效期、资金证明、语言成绩、录取通知书的真实性……每一项都不能出错。她的工作就像在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字里“排雷”,任何一个微小的疏漏,都可能让申请人的出行计划泡汤。去年有位老人因材料里的酒店预订单日期写错,差点错过孙子的婚礼,最后林夏加班联系酒店重新出具证明,才赶在截止日期前提交,想起老人当时感激的泪水,她至今心里仍有暖意。
上午八点半,签证中心的玻璃门准时打开。林夏坐在2号窗口,面前的叫号机“叮”地响了一声,屏幕显示“001号,陈悦”。她整理了一下胸前的工作牌,按下叫号按钮。
很快,一个穿着浅蓝色连衣裙的姑娘走到窗口前,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帆布包,手指关节泛白。“林专员您好,我是陈悦。”姑娘的声音有点发颤,递材料时手还在轻微发抖。
“别紧张,我们一项项核对。”林夏放缓语速,指了指材料里的资金证明,“你的银行流水没问题,但需要补充一份父母的在职证明,证明资金来源的稳定性。”
陈悦的脸色瞬间白了:“啊?我以为只要流水够就行……我爸妈在外地,现在补来得及吗?”
“别慌。”林夏拿出一张清单,用笔圈出需要补充的材料,“今天下午五点前提交就行,你让父母扫描后发你邮箱,打印出来带过来,或者直接发我工作邮箱也可以。”她把自己的邮箱地址写在清单上,又补充道,“如果有问题,随时打电话给我,这是我的分机号。”
陈悦接过清单,眼眶有点红:“谢谢您,林专员,我之前在别的窗口,人家直接说材料不全让我回去,都没说怎么补……”
“这是我该做的。”林夏笑了笑,“快去准备吧,别耽误了时间。”
送走陈悦,下一位申请人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申请的是商务签证,要去德国参加展会。他把材料“啪”地放在窗口上,语气带着不耐烦:“快点啊,我下午还要赶飞机去上海,别耽误我事。”
林夏没在意他的态度,依旧仔细核对材料。翻到邀请函时,她皱起了眉:“先生,您的邀请函上没有邀请方的公章,也没有负责人的亲笔签名,不符合要求。”
男人立刻炸了:“怎么可能?我助理准备的材料,之前去别的国家都能用!你们是不是故意刁难我?”他的声音越来越大,引得周围的申请人都看了过来。
林夏起身,走到窗口外,把邀请函递给他,指着落款处:“先生您看,德国签证对邀请函的要求很严格,必须有公章和亲笔签名,这是使馆的规定,不是我们故意为难您。您现在联系助理,让他重新发一份带公章和签名的邀请函,扫描件也行,我们可以等您。”
男人愣了一下,大概没料到林夏会这么耐心。他接过邀请函,掏出手机给助理打电话,语气明显缓和了不少。挂了电话,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抱歉啊,林专员,我刚才态度不好,我助理说马上重新弄,大概半小时能发过来。”
“没关系,您先坐那边等,收到邮件了告诉我。”林夏指了指休息区的椅子。
回到座位上,林夏喝了口温水,缓解喉咙的干涩。窗口的工作就是这样,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有焦虑的学生,有急躁的商人,有盼着去国外看子女的老人,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故事和期待,而她的职责,就是帮他们把这些期待变成现实,哪怕过程中会遇到误解和抱怨。
中午十二点,轮到午休时间。林夏刚收拾好桌上的材料,手机就响了,是母亲打来的。“夏夏,晚上回家吃饭吗?你爸今天买了你爱吃的排骨。”
“妈,今晚可能要加班,有几份紧急的签证材料要审核,得赶在明天提交给使馆。”林夏的声音带着歉意,“等我忙完这阵,一定回家陪你们吃饭。”
母亲叹了口气:“那你别太累了,记得吃晚饭,别总吃泡面。”
“知道了妈,我会的。”挂了电话,林夏心里有点愧疚。自从上个月开始处理“留学签证旺季”的材料,她已经快半个月没回家了,每次视频,都能看到母亲鬓角又多了几根白发。
下午一点,工作继续。刚叫到015号,林夏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上周来申请探亲签证的张阿姨,要去美国看孙子。张阿姨手里提着一个布袋子,走到窗口就笑着说:“林专员,我来补交材料,你看这样行不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