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王与女真大部有巨额金银往来!其侍卫长身上搜出女真文密信!
冯总兵带来的审讯突破,像一道刺骨的寒风,瞬间将林锋然因构思“北疆新策”而稍感振奋的心情,重新吹回了严冬。内忧未平,外患又添新枝!惠王竟然不仅勾结瓦剌,还暗通女真!他想干什么?是想在北方再点燃一把火,让大明腹背受敌吗?!
一股混杂着震怒、后怕和强烈不安的情绪,瞬间攫住了林锋然。他猛地从龙椅上站起,一把夺过冯总兵呈上的那封血迹斑斑、字迹扭曲的密信副本(原件需留证),尽管看不懂女真文,但那陌生的文字本身,就充满了诡谲和威胁。
“信上说了什么?!快!找通译!”林锋然的声音因急切而嘶哑。
“回陛下,信已紧急找通译破译!内容……内容极其恶毒!”冯总兵脸色铁青,“信是女真锡伯部首领先锋古勒写给惠王的回信!信中感谢惠王提供的‘资助’,承诺若惠王在京‘举事’成功,锡伯部愿效犬马之劳,出兵牵制辽东明军,甚至……甚至可与瓦剌呼应,共分大明北疆!还提到……近期将有一批‘好马’和‘壮丁’南下,助惠王‘成事’!”
共分北疆!出兵牵制!助惠王成事!
每一个字都像淬毒的匕首,狠狠扎进林锋然的心窝!惠王这逆贼,其心可诛!为了皇位,竟不惜引狼入室,要将祖宗基业拱手让人!若非宫变及时平定,此刻大明恐怕已陷入南北夹击的绝境!
“好!好一个惠王!真是朕的好皇叔!”林锋然气极反笑,眼中杀机四溢,“给朕继续挖!惠王府所有账目,给朕一笔一笔地查!看看他到底送了多少金银资敌!还有,那个锡伯部,给朕盯死了!严密监控辽东所有女真部落动向!一有异动,立刻来报!”
“臣遵旨!”冯总兵凛然领命。
新的威胁让林锋然意识到,北疆局势远比他想象的更复杂、更危险。瓦剌未平,女真又蠢蠢欲动。他的“经济文化融合策”必须加快推行,而且要有更强的针对性!不仅要怀柔,更要分化、制衡!必须在女真各部中打入楔子,绝不能让他们拧成一股绳,与瓦剌形成合力!
接下来的几天,林锋然在高压下高速运转。他一边继续处理宫变余波,清算惠王余党(牵扯出的官员越来越多,朝野震动),一边加紧完善并推进他的北疆新策。他根据江雨桐的提醒和女真密信带来的警示,对策略进行了重要调整和深化:
1. 严格管控,区别对待:下旨严控铁器、兵器、硝石等战略物资流出边市,违者重处。但对茶叶、布匹、盐巴、医药等生活物资,则加大贸易量,并根据各部表现实行“差别待遇”:对亲近大明、安分守己的部落,提高优惠,甚至给予部分粮食种子和农具(非铁质)援助;对摇摆不定或与瓦剌、锡伯部勾结的部落,则进行经济制裁,削减甚至断绝贸易。
2. 文化融合,试点先行:选派精干农官和工匠,携带《农政全书》等典籍摘要(林锋然特意让舒良将江雨桐抄录的部分章节誊抄多份),前往与明军关系较好的建州女真等部落地域,选择水土适宜之处,设立“示范农庄”,教授垦荒、引水、选种、施肥等农耕技术,并提供少量耐寒作物种子,允许部分愿意尝试的女真人在农庄周边定居耕种,明军提供保护。此举意在潜移默化,引导其生产方式从渔猎向农耕转变,增加其对土地的依附性。
3. 扶持亲明,以夷制夷:密令辽东镇守太监和总兵官,暗中加大对建州左卫等相对恭顺的女真首领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贸易特权和安全保障,鼓励其与锡伯部等敌对部落争夺草场、人口,制造女真内部矛盾,使其无暇南顾。
4. 军事威慑,固本培元:严令蓟州、辽东、宣大各镇加强戒备,加固城防,操练兵马,对任何挑衅行为坚决回击。同时,利用水泥加紧修复宣大前线受损关隘,并向辽东重要堡寨试点输送水泥,增强防御。
这套“刚柔并济、区别对待、文化浸润、以夷制夷”的组合拳,思路清晰,针对性极强。朝中虽有保守大臣对“授人以耕”表示疑虑,但在林锋然的强硬推动和边关危急的现实压力下,新策还是得以迅速推行。
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江雨桐抄录的那些农书摘要和她的远见,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派往辽东的农官反馈,女真人对中原精致的丝绸瓷器兴趣一般,但对能提高粮食产量的农耕技术却表现出了浓厚的好奇,尤其是对《农政全书》中记载的因地制宜、改良土壤的方法颇为信服。这让林锋然更加坚定了“文化融合”这条路子的正确性。
然而,就在北疆新策刚刚铺开,林锋然稍稍松了口气之际,一个来自辽东的紧急军报,再次打破了短暂的平静。
军报是辽东镇守太监和总兵官联名发来的八百里加急:锡伯部首领先锋古勒,果然纠集了数千骑兵,以“狩猎”为名,频繁在边境线活动,屡次挑衅明军哨所,并截杀大明商队,气焰嚣张!更令人不安的是,侦骑发现,有小股瓦剌骑兵疑似出现在锡伯部营地附近!瓦剌与女真勾结的迹象日益明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联的江山,全是梗!!!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联的江山,全是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